近日阴雨,想起儿时的这几日正是晒豆、晒麦的日子。想起从前,这样的日子,最是上心的当数慕鹤山前的雨。
老家坐落在坝子心里,东南两面的山,都很远。只是东面的山形高大,青黛斑驳着赭红,天际就是山脊,看起来感觉近些,好像和二里外的小镇贴在了一起;村正南面的山,隔着大片农田,复隔着一排树的公路,路那边又是大片田野和几个远村,山色从靛青渐成浅青、瓦蓝、粉蓝,最后的一层融进灰白的远天。
南面的山向西有合围之势,可在西南交界处突然断了,连起西面深绿几成墨色的河埂上成排如墙的树,遮住了河那边的村户人家。沿着村西的河埂和村东的石头路儿向北过去,是一个挨着一个密密的村落,都笼在暗绿的树丛中,看不见尽头,一直延到海边,海的那边是繁华的省城。
在那南面山势向西中断处,靠西几近直立,望南倚斜连着金钟、牧羊诸山,最高峰就是村民时常挂在嘴边的慕鹤山,也作“望鹤山”,据说这就是大观楼长联所写的“南翔缟素”,也是山脚锦川里(下石美村)“才高八斗”李因培号“鹤峰”之由来。只是村民并不关注这些,村里人最为关注留心的只是慕鹤山前的雨。
慕鹤山前雨,很是灵验。无论是四五月间、还是九十月间,只要慕鹤山有雨,即使没雨,只有一片黑云出现,不到一刻钟,村前村后大小雨星儿都会一准儿落下。就这一刻钟,让村民场上、路边晒着的豆麦、谷子,都能及时收拢、遮覆,免受雨淋。
村里人口渐繁,田地日紧,粮食更为金贵。生产队时,各队的晒场十分有限,打来的粮食半干就分给各家各户,晒蚕豆、晒麦子、晒谷子是家家免不了的活儿。那时,大人每天都忙着生产队里总是忙不完的活计,不等天亮各家就早早地背着席子到门前、村头的大路边认位儿,认好了位儿,大人们又忙着车拉人扛把刚分到手的粮食搬去,分倒在席子上,就走了,早间摊开、中午搅动、傍晚折收,就是小孩们的事了。我家呢,我最小,这些事儿自然归我了。
那时,农村的玩场多,小孩玩兴大,雨淋豆麦、水冲谷子的事儿时有发生。四五月间,晒蚕豆、晒麦子时,田地开始翻犁,河里、沟里的水也开始满了起来。翻搅豆麦之间,到没来得及翻犁的田里拔草粉糠、拾豆儿,去新犁过的田里捡鸭跖草称斤换工分,这些活儿是大人早就安置了的。此时,天热、水满,脱光衣服、到水里扑腾一阵子的诱惑,实在难以抗拒。小孩子干一阵活儿,只要有人提议,大家马上不约而同地把背篓儿、提篮儿丢一边,三下两下抹光身上,一头跳进水里,嬉笑着、打闹着,看豆麦的事儿抛到了云外。
“呀,慕鹤山来雨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钻在水里的不及抬头看个真切,钻出水面,爬上沟埂儿,抱起来不及穿上的衣服,就向各家的豆子、麦子跑去。
雨不大,还好,接下来就只好老老实实不停翻动,到晚是可以蒙混过关的。如果雨大,雨脚长,豆麦晒得淌水了,不用刮肚皮验水痕,挨晚了不等回家,轻则一顿骂,重则一顿打,那是少不了的。
再说九十月间,谷子分回来,天气好还罢了,天气不好,楼上楼下,谷子一直铺到床边,一个家里几乎没有下脚处。遇上晴天,家家又是忙不迭儿去认位儿晒谷子,小孩是可以请假不去上学,就在家看谷子。只是这时,田野里,好玩的事儿更多了。水田脚迹坑儿里摸鱼、露出泥皮的水沟里刨泥鳅,或是拾谷子、抠炕豆儿,四下里尽可以玩个不亦乐乎。
“哇,慕鹤山黑了!”
这一声,绝对是一声军令。
小孩们泥脚泥手地四处跑来,黄澄澄的谷子上、席子边说不准有几个泥脚印儿、泥手印儿,只要谷子没有淌水,大人们也懒得教训,可能他们儿时也是这样过来的。毕竟,晚饭可以多个小鱼烧汤或是油煎泥鳅的小菜,或者饭后可以炒一盘儿香甜的炕豆儿,填一填还未饱足的肠胃。
其实除了晒豆麦、晒谷子外,村里的人出门时大都会往西望一眼,慕鹤山云头黑了,定会转身回去寻样雨具在手才出门。在傍晚,如见慕鹤山来雨了,大多会掮把锄头、拎把镰刀赶到菜地,抢着雨水点几行豆,种几路包谷,准备给辣秧、茄秧浇水的,出门见了那片雨云,旋转身回去忙别的事儿,因为自有老天帮忙了。也有的回去不见小孩在家,出来站在门口大声唤小孩回家。此时,天色昏暗,但是整村里忙乱着、呼叫着、奔跑着······
这慕鹤山前的雨,就这样一直陪着我的童年。现在想来,苍翠的山顶一片黑云飘来,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大家手忙脚乱、呼喊奔跑的影子。
近些年,村里的田地早就不种粮食了,大多建了大棚种花、种菜,不再靠天吃饭了,看慕鹤山前的雨云忙着收场、折席子,大概只存在极少人偶尔的念想间罢了。
慕鹤山呢,靠近公路这边,山被人裁去小半儿,成了砂石料场,整日、整月、整年随着西南风,腾起的是大片黄尘。因为拉砂石的重车一路淋着刹车水,这里的路面屡修屡坏,路边黄泥堆有尺高,车子一过,泥浆四溅,慕鹤山来一阵雨,黄泥浆水顺着路面淌下来,只有大车往那儿过了,行人避之而恐不及。
我不知道,现在,村里还有几个人出门时,还会抬头看看慕鹤山,但不知看见的是慕鹤山前那片蔽日的黄尘,还是慕鹤山前那片兆雨的黑云。我想,即使山前真的有雨云飘来,又有谁还会喊一声“呀,慕鹤山来雨了!”
我不知道,靠近慕鹤山的河湾儿村、天城门,那里的情况怎样,或许太近,反而不能望见山顶的云,等到看清了,说不准一场及时雨说到就到,没了这一刻钟的预警,那里的村民恐并不在意。
我也不知道,村子再远些的村民,因为相距太远,因为村庄隔阻,能不能望见、能不能看清是个问题,出门看看慕鹤山前的雨,想来怕也没有这一份儿心。
不过,我偶尔回老家,出门时总会习惯的看看慕鹤山。如果看见西南方慕鹤山的黑云,那是慕鹤山前的雨,我总还会说一声:“呀,慕鹤山来雨了。”
参与的活动
网友评论
6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七律•有感新冠疫情
七律•有感新冠疫情杨永光新冠反复未曾休,几度居家限自由。幸有诗书消冗日,但凭律韵化闲愁。谁言蝼蚁难明理,胡说鱼虾不识秋。...
合集 阿光 4785阅读 9小时前
-
长篇小说连载《红河旧事》第二十章:李丁氏驾鹤归西
长篇小说连载《红河旧事》第二十章:李丁氏驾鹤归西 英子在戏园子上班,以前跟四嫂学的女工手艺派上...
残月 150阅读 13小时前
-
云南生物平台开展滇中医药及健康产业集群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项目集
为深入总结滇中医药及健康产业集群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关键经验,进一步优化服务方案,跟踪服务成效,及时提高服务质量...
昆明高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672阅读 15小时前
-
圣湖 抒鑫
那山,那水,那人 抒鑫 摄杏黄色的孤月爬上山顶幽幽镜面清辉朦胧倒映雪山连接天堂一个天上的传说少女...
合集 抒鑫 2118阅读 18小时前
-
长篇小说连载《红河旧事》第十九章: 个﹒碧﹒石寸轨铁路
长篇小说连载《红河旧事》第十九章:个碧石铁路 正武不听李小二劝说,乘着酒劲径直闯进了老宅,老宅...
合集 残月 429阅读 22小时前
-
长篇小说连载《红河旧事》第十八章:徐中山巧救烈性女
《红河旧事》第十八章:徐中山巧救烈性女 英子这一睡,竟昏昏沉沉睡了三天。第三天傍晚时分,英子苏醒过来,感觉肚...
合集 残月 271阅读 1天前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2 彩龙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6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