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是一头驴的名字。民国时期,一群怀揣梦想的人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小山村进行教育实验,在三民小学教书,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当前农民“贪愚弱私”的现状。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是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吕得水”横空而出。
学校把驴得水虚报成一个老师“吕得水”,每个学期吃空饷1800法币。在一个学期末,学校接到电报,教育部派来了特派员要考察这位吕得水老师。
情急之下,众人把来学校修理铃铛的铜匠拉来冒充吕得水,突击培训后应付特派员的考察。
一场关于人性的好戏就此拉开序幕。
一方要瞒,另一方要检查,两方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这场戏可好看了。

这部影片的角色设置很有意思。
孙校长,三个教师 —— 张一曼、裴魁山、周铁男,铜匠,还有孙校长的女儿孙佳,老中青少四代,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性。
导演早就在开头的救火一幕埋下了伏笔,暗示了各人的人品,寓意了故事发展走向。
驴棚失火了,正在开会的孙校长、张一曼、裴魁山、周铁男四人发现了,赶过去灭火,发现火太大了没法扑灭,就返回屋中继续开会,任由驴棚继续燃烧;
出去打水回来的孙佳回来发现火灾,立马用来回二十里山路打回来的水试图扑灭,但被众人拦住了:“火都着成这样了,这点水也不够救啊!救了晚上喝什么,明天白天喝什么啊!”
除了孙佳,没有人想过驴棚没了驴要住哪儿。也是,在大家心里,毕竟是一头驴。
这像不像很多人在劝解别人时的调调——“算了,都过去了”、“大过年的”、“都不容易”……
整个儿和稀泥,要你“识大体”。不去真正地解决问题,而是选择看起来“折中”的方式,把事情糊弄过去。
就跟孙校长为人一样。

老校长是一个好人。相信很多人会在一开始就不由自主地下个小判断。
老师面前的好校长,女儿面前的好爸爸。为学校的发展绞尽脑汁,为女儿的未来积极抓住机会。
学校没经费开展教育?他虚报吕得水的名额吃空饷填补经费不足;学生不来上学?他提出并落实发奖学金给学生鼓励教育;美国教育家罗斯提出补偿失去“丈夫”吕得水的孙佳,他立马提出送孙佳去美国。
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孙校长太好了,好得不正常,好得掩盖住了他的真面目。
孙校长想的做的都是为学校好。
驴棚失火了, 被众人拦住不让用水灭火的佳佳叫嚷着要去告众人吃空饷贪污腐败,是孙校长呵斥住了佳佳:“你要告,告你爸爸一个人,这是我出的主意,他们都不知道!”
他不得罪所有人。
无论是张一曼和周铁男一块儿嘲笑裴魁山,还是裴魁山和周铁男争执时,他会制止,然后转移话题,不让大家继续;
甚至一曼要“睡服”铜匠时,他都是把周铁男拉走,不让周铁男碍事,甚至面对周铁男的疑问,他的说法是:“做大事儿就不拘小节吧”;还让周铁男拉住要跑去张一曼屋里的裴魁山。
到底是孙佳理亏不吭声了还是孙校长站在道德高点上震慑住了孙佳?到底是孙校长只能任由一曼随着性子来无可奈何还是孙校长本身就不反对?
甚至,孙校长不是任由一曼随着性子来,他还推波助澜了一把。
他是“老好人”,不得罪所有人,尽力劝开矛盾双方,甚至是强压下某一方,以迁就另一方,换取双方息事宁人。
顺带着暗戳戳地达到自己目的。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句话用来形容裴魁山对张一曼的感情,再合适不过了。
刚开始的时候,裴魁山对一曼是喜爱的。但自从一曼“睡服”铜匠后,裴魁山整个人都变了。其实,应该说是,裴魁山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
爱而不得,愤而报复。

大热天的穿个貂绒死活不肯脱,就跟他拽紧自己的利益死活不肯放手一样,一分一毫都要计算清楚,唯利是图;
带头响应铜匠,辱骂一曼,各种脏水都往一曼身上泼,满满都是他对一曼的恶意。
仔细看下来能发现,他对一曼的感情,都不能称之为“爱”。准确点来说,应该是“喜欢”、“控制欲”。
他觉得一曼可爱,他喜欢一曼,他“不嫌弃”一曼,他说一曼老是被别人中伤,是一曼留给一曼自己的心理暗示。
从他说的话里都能看出他居高临下的姿态,他希望一曼能按照他的想法来。只是他一开始不说,端着,以为能“改造”一曼。当一曼不按照他的要求走,他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
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恶语相向。
他喜爱一曼时,一曼就是“单纯,什么人都相信”;他厌恶一曼时,一曼就是“放荡”,就是X子,“你有什么资格挑别人?”。
如果说孙校长是深藏不露的老狐狸,那么裴魁山就是挣脱了伪装的小人。

三民小学的教师们中,周铁男是最正直的一个。从名字就能看出,铁男,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周铁男也不辜负他的名字,性格耿直,敢于发声,上学的时候就为班主任出头打过系主任;
铜匠朗诵完“莎士比亚经典独白”后,众人误以为特派员看出端倪,周铁男的态度是“不行,要扛大家一起扛”;
特派员在饭桌上说裴魁山和以前的校长都是一样,为裴魁山开口辩白的还是周铁男:“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别一出事儿就找老实人背黑锅”;
铜匠要求众人辱骂一曼,只有周铁男他不,他骂的是自己,捎带着把一屋子的人都骂进去了;
特派员要杀驴吃肉,孙佳跑去放驴,也是周铁男站在门口,阻止人去拦着孙佳,即便是顶着枪口,周铁男也是掷地有声。
只可惜枪下逃生的周铁男从此大变样。
子弹擦着脑袋过,躲开一死的周铁男高兴至极,“没打着”,从此怕了枪,跪在地上求特派员不要开枪;
周铁男变成了周怂包,胆小怕事,再不敢出头。眼睁睁看着大兵欺辱一曼,在一旁的他不敢吭声也不敢阻止,只敢缩在一旁;
但却又可以为了罗斯先生出的一万美元抚恤金去力劝佳佳冒充铜匠媳妇,企图蒙混过关。
明明佳佳是他的心上人,明明他是最不齿铜匠做法的一个人。那一枪,把正直大胆正义的周铁男打没了,打出了一个胆小怕事的周铁男。

孙校长是为了学校,裴魁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周铁男是为了自己的性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徒留悲伤的一曼。
一曼,一个来自大城市的教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没人管她的地方,就想活得自在点。
只可惜这份“活得自在点”的自由,一曼是注定得不到的了。
当别人发现一曼并不按照世俗法则来安分活着,各种荡妇羞辱就迎面而来了,还生生不息。即使一曼躲在偏远的小山村,还是逃不掉。
当裴魁山辱骂完一曼,当一曼被剪掉长发,当一曼开始疯疯癫癫后,仿佛是个人都开始拥有“惩罚”一曼的权力,仿佛一曼的一举一动都该被千夫指责。

唯一不变初心的,只剩下孙佳了。可佳佳还是屈服于爸爸,不揭露学校虚报教师吃空饷,不说出事实,冒充铜匠的媳妇,甚至和“死而复生”的铜匠举行婚礼。

铜匠为人就不用多说了。
朴实的一小伙,来到三民小学修铃铛,在众人的谎言推动下冒充老师应付特派员,还和一曼有一场邂逅。离开时孙校长送了几本书给他,“有教无类”,一曼还剪下自己的一撮头发给他。
可是当他媳妇找上门来,一曼为了息事宁人,在校长的劝说下,承认了自己就是铜匠媳妇要找的那个人;为了让铜匠死心,还出言侮辱铜匠。
好吧,铜匠果然死心了,人也变了。披着件貂绒招摇过市狐假虎威,让众人一一出言辱骂一曼,还要求剪掉一曼的长发。
甚至不愿意回去过以前的生活,“那种日子他过够了”;当罗斯先生说能带孙佳去美国深造时,他不顾自己躺在灵床上的现状,一跃而起,震惊众人。
真是讽刺,他看的书,到底是开启了他的灵智,还是放出了他内心的恶魔?
影片中的各个角色,人性都有反转。就跟初见面时对外人展示出来的第一印象,往往并不是真实人品一样,要相处下来仔细甄别,或者遇见某些事情才能看见人性的真面目。
不然怎么会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呢。
影片的结尾是一曼的歌声,一曼给所有人都做了新衣服。歌声随风而去,那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也随风消逝了。
有人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是让你先哈哈哈地笑着,然后在你眼前把人性中的美好逐步撕碎,还让你心里一阵悲凉但就是哭不出来,过后想明白了才湿了眼眶。
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伤在心里。
比如《驴得水》。
开头的小曲儿吹得有多欢快,人物结局就有多悲凉。
网友评论
1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0 彩龙社区(https://www.clzg.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1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