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叙老昆明古城内的三山四水
大卫
发布于 云南 2020-10-30 · 13.0w浏览 27回复 35赞

张伟(网名:大卫)

春城昆明群山环绕、河流纵横、湖泊清澈、山花烂漫、山水壮美、风光旖旎,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东面有好似骏马奔腾的金马山,西边为宛如凤凰飞舞的的碧鸡山,北面是犹如长蛇爬行的长虫山,南边有如同白鹤翱翔的白鹤山,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所谓“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是也。昆明坝子湖泊缀点、河网密布,仅流入滇池的河流就有三十多条。

昆明这座山水城市的奇特之处,不仅仅是山环水绕,而是城中有山,城中有水。周长仅有九里三分的古城内,有三山四水(现仅存三山二水),笔者一兄长曾撰有一联以记其貌:“沐英治滇,九里三分围省邑;汪氏察地,三山四水缀春城”。昆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以山水命名的街巷遍布城中,正是:是山城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五 华 钟 秀

五华山位于昆明老城区的北部,海拔1940米(一说1926米),北接螺峰山,方圆1.5公里,是城区内三座小山的最高峰。《云南通志》称五华山“端丽庄严,领袖诸山。其下则烟火万家,山川一顾可尽,诚胜地也。”五华山为什么叫五华山呢?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该山土为红色,又有五座山峰,像五朵红花高擎城中,因而得名五华山(古代,“花”与“华”同义,可以互换。老昆明都称“五华山”为“五花山”。)旧志载:“由螺峰叠巘而下,当省会之中,领袖群山,土赤色可煅金。”清代昆明诗人孙鹏在《石林歌序》中亦云:“点苍十九五华五”。即五华山有五座山峰。五华山的得名还有另一说即: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在山顶建“悯忠寺”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一部,在万胜(明二)的率领下进入云南并攻进昆明城,悯忠寺毁于战火。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重修,重修后的悯忠寺改称“五华寺”。从此以后,这座既是风水宝地又多灾多难的小山,就正式更名为“五华山”了。

元代末年的五华山,古木苍翠、庙宇辉煌,为昆明的八景之一。元末的昆明文人王升,在他那洋洋五百余言的《滇池赋》里写道:“览滇南之胜概,指八景之陈踪。碧鸡峭拔而岌嶪,金马逶迤而玲珑。玉案峨峨而耸翠,商山隐隐而攒穹。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用“五华钟造化之秀”来定位元代的五华山,或许还有一些夸张,或许说还是王升的一个预言,但在明清两代和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王升的这个预言的的确确实现了。

明代初年,镇守云南的沐氏便把五华山当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定边伯沐昂、都督沐璘在山上修建了聚远堂、泰然亭、真意亭等建筑。沐昂乃黔宁王沐英之子,曾从王骥、蒋贵平定麓川土司叛乱并著有《敬轩集》、《沧海遗珠》等著作。沐璘乃沐昂之孙,镇守云南时,政绩卓著,又好书善诗,工篆籀草书,与士人讨论古今,竟日不倦,著有诗文集若干卷。他们祖孙二人钟情五华山,在山上建盖亭台楼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明嘉靖三年(1524年),云南巡抚王启又在五华山南麓创建“五华书院”。五华书院是云南省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一个书院,它对明清时期云南的文化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雍正九年(1731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又对五华书院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他还捐购图书万余卷,亲自制定书院的章程和课本。五华书院在鄂尔泰的大力扶持下,成为了一所闻名遐迩的大书院,培养出了钱沣、唐文灼、王肇增、方学周、何钟泰、何傅岩、吴桐、方玉润、戴絅孙、杨国翰、池生春、李于阳、戴淳、何桂清等著名学者和文官。书院的历届山长诸如孙人龙、施培应、谷际歧、尹壮图、刘大绅、黄琮、罗瑞图等,均为饱学名士。

昔日的五华书院占地甚广,从五华山南麓今马市口至华山西路之间均为五华书院的旧址。五华书院的大门前,有一巨大的照壁,照壁上彩绘有鱼龙图案。大门三开间,正中悬挂有鄂尔泰题书的“五华书院”横额。进大门前行十多步为二门,入二门向北行三四十步为大讲堂。讲堂为五开间,当中的一间为过道,这间过道,前面无门,后面则有屏门六扇。屏门上刻有钱沣所书的程子四箴:“视、听、言、动。”这四个字为粉底蓝字,龙飞凤舞、遒劲有力。过道左右两侧的四开间内,设有桌椅若干,为考课时士子伏案之处。四间讲堂的前檐下悬挂有八块大方匾,每块一字,上书“斋”、“庄”、“中”、“正”,“整”、“齐”、“严”、“肃”。该匾为清光绪进士、五华书院山长罗瑞图所书。

穿过讲堂,是一个宽阔的大天井,天井之北是一座藏书楼。“藏书楼”三个大字笔健锋圆、神完气足,豪迈异常,乃清乾隆进士、礼部侍郎五华书院山长、蒙自人尹壮图所书。藏书楼还悬挂有一副尹壮图题书的对联:“鱼跃鸢飞,活泼泼地;云蒸霞蔚,纠缦缦天。”该联对仗工整、气势宏大,很能体现尹山长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襟以及对攻读士子的殷殷期望。

明末,张献忠的义子、平东将军孙可望率大西军攻入云南。进入昆明后,孙可望便在五华山占山为王。他“毁昆阳、呈贡二城”、“大营宫室至于省城五华山”、“墙脚宽六尺”、“黄屋双阙”、“制侔大内”,先称平东王府,后又改称秦王宫。后来孙可望降清,李定国便把暂住贡院的永历皇帝朱由榔接进秦王宫,于是五华山上的秦王宫便成为了永历皇帝的皇宫,这皇宫也称为万寿宫。当时,昆明有童谣讥讽孙可望:“怕你修,怕你盖,自有人儿现现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在五华书院的一隅兴建高等学堂。是年11月29日,“于五华山岭掘地得方玉,视之永明玉玺也。”“以玺证之,当是永明帝移都滇垣御用之物,后以仓皇西奔不及携去,此骸殆其宫人殉死者欤!”(见《新纂云南通志长编》)。

清顺治十五年(1659年),吴三桂率重兵进入昆明城。这位不可一世的平西王,消灭了大西军并在五华山西麓的金蟾(蝉)寺缢死永历皇帝后,便在五华山上大规模地建造王宫并把王宫的范围延伸到了翠湖。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在五华山发动反清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先后起兵响应,吴三桂的势力一度控制了半个中国,历史上称为“三藩之乱”。吴氏覆灭后,五华山上的行宫被清军捣毁。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总督范承勋在五华山建造“拜云亭”和“万寿无疆”牌坊,每逢清帝万寿之日或元旦,便亲率在昆明的文武官员到拜云亭望北朝拜。同年,粮储道孔兴绍在五华山半山腰建造了一座“武候祠”。祠为二进,一进塑有诸葛武侯像,塑像羽扇纶巾、儒雅潇洒,门口悬有一副对联:“千秋出师表,五月渡泸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云南地方当局又在武侯祠的东边增建潘公祠和劳公祠。潘公祠是祭祀云贵总督潘铎的祠堂,劳公祠是祭祀云贵总督劳崇光的祠堂。潘铎字木吾,号振之,江宁(今南京市)人,清道光进士,历官至河南巡抚。咸丰十一年(1861年)署云贵总督。咸丰、同治年间是云南政局最动荡的年代,云南各地的回民起义风起云涌。潘铎在云南为官,持正不阿,军民振畏。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驻守武定的练总马荣率数千人马突入昆明,占据了昆明城的西北部。元宵节那天,潘铎到五华山劝说占据了五华山一带的马荣退出昆明城,被马荣杀害于五华书院。这就是云南历史上有名的“灯宵之夜”。潘铎的继任人劳崇光,因时局糜烂而操劳过度,也于同治六年(1867年)春病死于昆明。

辛亥革命胜利后,云南都督府由云贵总督府(今胜利堂)迁到了五华山,五华山的山头上飘扬起了标志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从此五华山便成为了省政府的驻地。为纪念云南光复,都督蔡锷将建造于光绪年间的师范学堂教学楼改名为“光复楼”,并赋诗二首以记之。其中一首云:“双塔峥嵘拥翠华,腾空红日射朝霞。遥看杰阁层楼处,五色旗飞识汉家。”稍后,云南都督唐继尧在前些年矗立的电视广播发射塔附近建有一亭,名曰“开武亭”。那是中华民国袁世凯大总统授予唐继尧“开武将军”后,而特别建造的。但没过多久,这位大总统又得陇望蜀,居然想当皇帝了。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故宫“居仁殿”登极,做了“洪宪皇帝”。消息传来,云南群情激愤。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任可澄、罗佩金、戴勘等39人,就在五华山“开武亭”歃血为盟,集体宣誓:“拥护共和,吾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败利钝,与共休戚。万苦千难,舍命不渝。凡我同人,坚持定力。有渝此盟,神明共殛。”当天,云南首举义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分兵北上,这就是近代使上有名的护国起义。

1927年2月6日,唐继尧手下四个手握重兵的镇守使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联手逼迫省长唐继尧下野。唐继尧离开五华山后,实力最强的龙云和胡若愚相约,省务委员会不设主席,由他们二人轮流担任“主席委员”。但小小的五华山实在无法容纳得下两只身经百战的猛虎,不久胡龙二人间便有了明争暗斗。1927年6月13日深夜,胡若愚联合张汝骥、李选廷,突然进攻龙云在北校场的军营,又炮轰龙云的住宅,被围困在家中的龙云被震碎的窗玻璃戳伤了左眼。龙云被俘后,被押送到五华山,胡若愚特制了一个大铁笼,把龙云囚禁在里面。驻扎在滇西的卢汉是龙云的部属和亲信,他闻讯后便请资深名将胡瑛出任三十八军代理军长,自己任第二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挥师东进。卢汉击败了胡张二人的阻击部队,不久便逼近了昆明。胡若愚看看大势已去,只好押着龙云离开五华山,向昆明的东郊撤退。撤到大板桥时,胡若愚担心在昆明的家属会被牵连,便与龙云讲和,达成“板桥条约”后,便将龙云放回了昆明。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在五华山建造了一座高入云表的铁塔以瞭望日机空袭昆明的动向。这座被称为瞭望台的铁塔,无论在昆明的哪个角落斱看得清清楚楚。当云南的防空监视系统发现日机起飞,瞭望台的最高处便挂出一个大红灯笼,称为“预行警报”,该信号告知全体市民有敌情,请作好疏散的准备。如果起飞的敌机并无空袭昆明的意向,便撤去红灯笼,改挂绿灯笼,市民便知道警报已解除,平安无事了。如果日机已向昆明方向飞来,便边撤去红灯笼,边拉响警报器,这时市民就知道这是空袭警报,应该立刻疏散到城外。抗日战争时期,瞭望台是昆明市民最关注的对象,也是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日机曾多次想炸毁瞭望台,但终因五华山上的防空火力太猛烈,无法成功。1941年的某一天,又有多架日机侵入昆明上空,他们这次轰炸昆明的重点目标仍然是五华山,但这一次仍没投中目标,投掷偏南的炸弹炸毁了正义路的许多房屋,昆明著名的牌坊“三牌坊”也在这次突袭中被烧毁。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解除龙云的兵权逼迫龙云到中央任职,密令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司令杜聿明于1945年10月3日晚解除龙云的武装并将龙云押送重庆。从威远街住家中逃回五华山的龙云,与中央军对恃了一天多,才怏怏下山同意蒋介石的任命。

继龙云之后在五华山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卢汉,日子也并不太好过,他虽然是省主席,但却只掌握着很有限的一点点武装——这还是他软硬兼施与蒋介石多次交涉后才得到的。他每天乘坐一辆草黄色的“雪佛兰”轿车到五华山办公,神色黯然,心事重重。原来,他不想做龙云第二,心里正酝酿着如何与中共联系,在云南和平起义。

1949年12月8日,卢汉深夜悄悄地登上了五华山。他发出“密电”,致电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宣布脱离蒋家王朝,云南和平起义。次日,昆明全市戒严,起义部队到处查封国民党中央驻昆明机构,搜捕国民党留在昆明的特工人员。街头贴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省政府的“安民告示”,号召国民党的特工人员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向保卫部门自首,缴出武器、电台、组织;争取靠拢人民。

12月10日上午,昆明碧天如洗、阳光明媚,各界人士一千多人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城区的最高点—五华山。在卢汉的主持下,光复楼前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五华山厚重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前古树参天、鹰绕花香的五华山,如今高楼林立、汽车如梭。山下灯火万家、街巷纵横,仅以五华山而命名的街道,就有华山东路、华山南路、华山西路。

华山东路,位于五华山的东麓。南起华山南路,北接平政街,长396米,宽9米,南北走向,北高南低,为城区道路的几大陡坡之一。华山东路的北段原有祭祀宋忠武王的永宁宫,故此地又名永宁宫坡;华山东路的南段原名四吉堆,该高地的得名,乃取“吉祥如意,四季平安”之意也。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后,将永宁宫坡和四吉堆合并为一条街道,因其在五华山的东麓,故取名为华山东路。

华山南路,位于五华山的南麓。东与华山东路相交,西至华山西路,中段与正义路相交,相交之地称马市口。全街长448米,宽12米,东西走向。清代中期,红栅子(俗称“大营门”,今省人民政府大门至南向街口)以东至四吉堆,称为东华街;红栅子以西至卖线街,称为西华街。清代后期,因街的中段五华山南麓有著名的五华书院,全街又改名为书院街。民国初年,将书院街恢复旧称,即东段称东华街,西段称西华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后,再次将东华街、西华街合并,并改称华山东路。

华山西路,位于五华山的西麓。南与武成路(今改称人民中路)和民权街相交,北至圆通街,长650米,宽10.5米,南北走向,南高北低,为城区道路几大陡坡之一。明代这条街的中段称为“篦子坡”。明末清初,吴三桂将从缅甸抓回昆明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囚禁在坡头的金蟾寺内,后又将其缢死于寺内。昆明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可怜的皇帝,便将篦子坡改称“逼死坡”。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昆明的地方官觉得“逼死坡”有损大清的体面,便将“逼死坡”改名为“升平坡”,并立“升平坡”石碑于坡头,以遮掩历史,宣扬其所谓“升平盛世”的威德。但昆明百姓并不听从官方的这一套,仍照称该地为“逼死坡”。民国元年(1912年),云南都督蔡锷以三迤士民之名义在坡头竖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以表示对明永历帝之追忆和对民族败类吴三桂的唾弃。该石碑高1.96米,宽0.72米,文阴刻3行,22字。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瀚”9字,正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7字,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6字。该纪念碑曾于1964年散失,1983年寻找到,1998年初又重立于坡头,至今犹存。

明清时期,篦子坡(逼死坡)的南端,为小贩卖线的市场,故称为“卖线街”。卖线街与篦子坡(逼死坡)之间的短街称为瞻华街(意为可近观五华山的街道)。1936年前后,因这条南北走向的陡坡在五华山的西面,便统称为华山西路。

螺 峰 拥 翠

螺峰山,位于老城区的东北隅。盘龙江由北而东沿山的东麓而过,南与五华山、祖遍山连绵于老城区。螺峰山海拔1935米,面积325000平方米,系云岭山脉的东支,乌蒙山脉分支长虫山的余脉。据《清一统志》载:螺峰山“山色深如碧,旋如螺髻”,故名。山上林木葱郁,奇峰怪石嶙峋,壁峭似屏。由于山的南麓建有著名的圆通寺,因此螺峰山亦名圆通山。“螺峰拥翠”为明代昆明六景之一。明初谪戍流寓云南的日本僧人机先写有七言律诗《螺峰拥翠》盛赞螺峰山:“螺峰近在滇城里,下有招提倚翠屏。雨后光含僧眼碧,云中色拥佛头青。层崖鸟度开天险,古洞龙潜閟地灵。自是幽深回俗驾,不须重勒北山铭。”继机先之后写诗赞美螺峰山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更是多如牛毛。如明代云南巡抚郑颙写有七言律诗《题圆通寺雪窟》赞美螺峰山下的圆通寺:“螺岩深处构茅庵,雪色轩窗翠竹攒。香几散花时积素,名泉分溜晓生寒。大千色界皆空尽,一点红炉顿悟难。我拟寻师问禅理,笑谈何日共盘桓。”又如明代诗人辛联芳写有七言律诗《螺峰春游》:“山光野色丛青玉,石磴梯云频曲曲。松分细雨入瑶琴,竹摇翠影侵棋局。枝头红紫浅间深,陌上笙歌断复续。好将诗酒答韶华,莫遣花神笑人俗。”

见多识广的日本僧人机先以及其他达官显宦、文人墨客为什么如此钟情于螺峰山呢?这是因为地处城中的螺峰山自然景观雄奇,人文景观壮丽。螺峰山从山脚到山顶有花圃甬道、潮音洞、采芝径、衲霞屏、明月石等自然景观,还有胜境坊、天王殿、石桥、放生池、观音殿、大雄宝殿、吕祖殿、玄天阁、接引殿等人文景观。由于本文写的是壮丽的山水,故以谈自然景观为主。

进入圆通寺的山门,沿着石条铺成的十三级台阶缓步而下,便是花香四溢、姹紫嫣红的花圃甬道。这条由珍贵花木组成的甬道,一年四季都青翠欲滴、鲜花盛开。春天至夏天,花圃甬道有殷红的山茶、牡丹、芍药,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梨花,金黄的报春,紫红的玫瑰,淡红的月季以及几株高大的日本樱花相继开放;秋季到冬季,花圃甬道又有多彩的菊花、金黄的桂花、幽雅的兰花、高洁的梅花、多姿的山茶相继开放。因此,花圃甬道一年四季姹紫嫣红,清香四溢。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阳节前后的万蝶云聚、万蝶飞舞。届时,花圃甬道及其周边,不知从何处飞来成千上万的彩蝶,它们或栖息在花间,或飞舞在殿堂,场景壮观极了。清代昆明诗人万钟杰惊叹道:“寻常灵秀白云出,五月五日奇不同。华胥蚨蝶尽聚此,振翼翩翩高弊空。大如车轮小如扇,如丸如弹俱相从。”清代昆明的另一位诗人李於阳则写了洋洋二百多字的长诗《螺峰山蝶歌》赞颂这一奇观。该诗中的八句云:“佳名号作凤凰孙,彩衣绚烂漫幽谷。凤兮化蝶意若何?飞来集我峰之螺。原宜带媚花间宿,又见生香树底多。翠绀红绯千百样,轻腰洒粉高枝上。”

潮音洞位于圆通寺大雄宝殿背后的绝壁之下,洞口朝南,形如龙嘴。走近洞口,但闻潮音如雷,声震长空,传说有蛟龙潜藏在洞内。元代中大夫云南诸路肃政廉访使李源道在他撰写的《创修圆通寺碑》中云:“崖有洞穴,蛟潜其中,大为民害。蒙即崖而寺,曰补陀罗,以镇之,而蛟害息,俚俗传闻如此。”

圆通寺铜佛殿旁,有一堵顶端树荫覆盖、青藤缠绕的峭壁。这堵高约七八丈,广约十来丈,外形似屏的巨大峭壁,久经风雨侵蚀,露出许多五光十色的条纹。有淡红的、金黄的、紫黑的、淡绿的、浅蓝的各种图案和线条。就像禅师披着崭新的袈裟那么光彩夺目,又像东方的彩霞那样绚丽多姿,故被人们称之为“衲霞屏”。衲霞屏上镌刻有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题写的“衲霞屏”三个大字。更令人赞叹的是,有一道瀑布从衲霞屏之上奔流而下,在山风的吹拂下,飞瀑好似万斛明珠从天上散落,明珠飘落到屏下的月牙池里,如玉絮飞花,似惊雷轰鸣,壮观极了。但现山头上的水源早已枯竭多年,此景观不复存在久矣。

圆通山接引殿前,有一块高约六尺的崖石,该崖石屹立在陡峭的绝壁之颠,俯瞰着山下的昆明城。由于此地居高临下又无遮无拦,视野十分开阔,是中秋赏月的理想处所,更是重九登高远眺昆明城的最佳场地。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有人在这块崖石上镌刻“明月石”三个醒目大字。后来,又有人在这块崖石旁建造了一座“月石亭”。从此,“明月石”更是蜚声昆明,成了达官显宦、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中秋赏月、重九登高的胜地。康熙年间进士、著名学者、昆明人王思训写有七言律诗《九日登螺峰月石亭》。该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时所看到的景色,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怀古幽思,写得情景交融、很有气韵:“石磴盘旋破绿苔,小亭香泛共徘徊。烟寒万树秋将老,云满千峰雨欲来。漠漠远郊余战垒,离离衰柳忆歌台。一樽相对须倾倒,莫遣黄花笑客回。”

民国初年,云南地方当局在圆通山的西北部较平坦的地方开辟陆军墓地,安葬昆明重九起义、护国、靖国阵亡官兵忠骨。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梅园修建规模宏大的唐继尧墓。抗日战争前后,相继在圆通山上修建了聂耳亭,云南滇西抗战纪念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圆通山正式辟为公园供人游览。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圆通山相继引进各种动物,成为了儿童最喜爱的动物园。又在圆通山上广植供人观赏的花木,山上逐渐形成了游人依依不舍的西府海棠、日本樱花、桂花、梅花、碧桃等五大花区。特别是每年的三月初,圆通山樱花怒放,游人如织,被称为“圆通花潮”,著名作家李广田写有散文《花潮》以记其盛。

圆通山的周边也有一些以圆通山命名或与圆通山相关的街巷。如圆通街、圆西路、螺峰街、圆通西巷等。

圆通街,位于圆通山的南麓。东接青年路,西至翠湖东路,中通平政街、螺峰街、北门街、青云街和华山西路,长703米,宽9米,东西走向。著名的圆通寺在街的中段。明清时,东段称小东正街,中段名圆通寺街,西段为积善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前后,统称为圆通街。1979年又将大兴街(旧称学院坡)并入圆通街。

圆西路,位于圆通山的西北麓。东起昆明冶金研究所,西至北门街,长297米,宽6米,东西走向。原是北城外的一条荒僻小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昆明冶金研究所、云南省杂技团等单位相继在此建盖楼房,逐渐形成街道。1979年以这条街在圆通山的西北定名圆西路。

螺峰街,位于圆通山(螺峰山)的西南方向,东与平政街相接,西北至圆通街,与北门街相望,长424米,宽6米,东南西北走向。清道光年间(1821-1850),西北段取“喜庆丰收”之意,名乐丰街;东南段紧邻明永历故宫,后又为清初吴三桂王宫的东北角,故名皇城角。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左右,因此地靠近圆通山(古称螺峰山),故取“乐丰”之谐音合称螺峰街。

圆通西巷,位于圆通山的南麓。南起圆通街,西与连云巷相通,长210米,宽2米,南北走向,拐弯后成东西走向。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经扩建整修,由住户稀少的地方变为居民区。因位于圆通寺的西侧,故命名为圆通西巷。

祖 遍 彰 德

祖遍山,位于老城区偏东北。东濒盘龙江,西、北与五华山、圆通山连绵,南临绿水河,海拔1915米。祖遍山乃云岭山脉的东支、乌蒙山脉分支长虫山余脉到此而终。

“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山巅建寺观,名“极乐宝宫”(今韶山小学和省畜牧局址)。至于祖遍山之山名由来别有佛学深意:因极乐宝宫供佛,大日如来祖师异名遍照如来,毘庐遮那祖师又名遍照遮那,佛祖遍大地法……比后来因山上换寺名而山也依新寺名俗称大德山,其含义就远不如“祖遍”之名底蕴深厚。

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重修极乐宝宫,并将其更名为“大德寺”,以彰元王朝的皇恩威德。此后,祖遍山亦称“大德山”。梁王阔阔台又在山下绿水河畔建造“流云阁”(又名松子楼)。明成化五年(1469年),何永清在大德寺内建造双塔。双塔为13层密檐砖塔,高18.45米。有民谣赞曰:“大德安坐祖遍怀,出奇螺峰五华外。两座浮屠冲云霄,绿映双塔万众拜。”

元明清时期的祖遍山,古木苍翠、鹰飞鹭绕、流泉喷涌、山花烂漫、佛殿巍峨、塔楼高耸、环境清幽,是达官显宦、文人墨客登临览胜、吟诗作对的胜地。明末清初,担当和尚的外甥、著名诗人朱昂,曾登祖遍山、上松子楼,写下了一首描写四周景色、感叹个人遭遇的七律《松子楼和韵》:“拂槛云烟坐可求,远瞻金马入层楼。千山暮霭低残垒,一线寒江动碧流。尘市几番惊聚蚁,人生空自叹浮鸥。是谁冷眼窥双塔,肯为秋光更少留。”清道光九年进士、五华五子之首的戴絅孙写有《祖遍山铭》盛赞祖遍山:“双塔云中,一楼天际。城廓千家,沧海几世。我怀元代,镇此梁州。咸阳泽永,大德名留。寺接青门,河通绿水。风约蘋花,雨敲松子。金仙法界,玉女高城。空牵世纲,祗负山灵。漆园久已断消息,罗浮上问玉局翁,滇中黔中多异事,鹫岭飞来图画东。”

清末至如今的一百多年间,祖遍山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断地遭到破坏。清宣统二年(1910年),大德寺内设矿政公所、开办云南工矿学堂。1921年在大德寺内创办路政学堂。1930年底,求实中学由文庙内迁到祖遍山东麓。文化大革命末期,在祖遍山大挖防空洞。各种单位搬迁到祖遍山,使昔日古木苍翠、环境清幽的祖遍山古木伐尽、高楼林立。发源于祖遍山,经白鹤桥(今护国桥)流入玉带河,曾经清澈、碧绿如翡翠的大、小两条绿水河,则早已荡然无存了。而海拔1915米的祖遍山则成为了水泥路面上的一个大包块。高耸入云的双塔则被两座靠得很近的高楼所夹峙,就像一对被两个彪形大汉劫持的弱小儿童,显得那样孤零和畏葸。“双塔峥嵘拥翠华”的雄姿,“绿映双塔”的诗意,只有从地方典籍中才能品味到了。

绿 水 映 塔

祖遍山东南麓的大绿水河和小绿水河都发源于祖遍山。大绿水河是五华山东麓与祖遍山西麓间的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流淌到祖遍山的东南麓时,清澈、碧绿,故名“大绿水河”。明代以后,便开始沿大绿水河建筑房屋,清代便形成了小巷,巷名就叫大绿水河。成为小巷的大绿水河,东南起兴华街,转西北到左家巷,全长约330米。小绿水河在大绿水河的西南方向约300米,也是五华山东麓与祖遍山西麓之间的一条小河。这条比大绿水河还短小的小河,自西往东南流,流到今兴华街的中段时,便与大绿水河合为一条河,统称为“绿水河”。合二为一的绿水河向南流经涂杉箐底(今人民中路,原长春路偏西端),经双水塘(今青龙巷),再向南过白鹤桥(今护国桥),又转西流入玉带河,再经西坝河流入滇池。明代以后,也沿着小绿水河建筑房屋;到清代时,小绿水河也成为了一条有居民居住的小巷,巷名就叫小绿水河。成为小巷的小绿水河,东起兴华街的中段,向西延伸又转北至好生巷,全长约107米。

上世纪30年代初,原籍弥勒县的张用之、张用一两兄弟来昆明经营照相业。他们先在金碧路开“存真照像馆”,因不景气,便搬到祖遍山下的大绿水河。那时的大绿水河是城内一条很偏僻的小巷,除了有一所求实中学外,居民并不很多。张氏兄弟“炮换鸟枪”的做法,引得同行们的一阵嘲笑,人们都说照相馆从热闹的金碧路搬迁到偏僻的大绿水河是吃错了药。没想到,颇有心计的张氏兄弟仗着他们在大学是专攻园林设计的,他们将大绿水河残存的一部分水面填平,形成一个小岛,岛上建成了一个小巧别致、环境清幽的园林。园林内有流水、小桥、假山、亭榭、花木,入园处又用磨平的太湖石镌刻二尺见方的“存真”二字。又以相馆开设在大绿水河畔为由,用“绿水映双塔”为题,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绿水河,河水绿,绿映双塔,塔影绿水存真像。”然后自称该上联为“绝对”,公开登报征求下联,并声明凡应征佳联一律由老板“酌酬以助清兴”。现在看来,该上联虽然巧妙地把存真像馆的馆名嵌了进去,但并不是什么无法对下联的绝对,只不过是一句排列很巧妙的连环格对联罢了,要对下联也并非太困难。张氏兄弟之所以要悬赏下联,无非是为了吸引广大市民,让他们来看看相馆,参与征联活动,最后达到“炒热”相馆的目的。征联的广告一登出,果然吸引了很多市民。知名学者、学校教师、报社记者、机关职员、大学学生、店铺老板,甚至前清秀才,都呼朋唤友纷至沓来。应对的、采访的、照相的、看热闹的,把个新开张的“存真像馆”围得水泄难通。于是,存真像馆在昆明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值得一提的是,张氏兄弟俩还并非是两个只知赚钱的俗商,更不是言而无信的奸商,他们除履行“酌酬以助清兴”的诺言外,还把征集到的下联请著名学者陈荣昌评选后汇编成《绿水河征联选稿》,并自己出钱石印成书赠送给参与征联活动的人。遗憾的是,由于应征者应对仓促、急于求成,应征的下联大多粗制滥造不合规范,有的对仗欠工整,有的不符合平仄,有的牵强缺少诗意,有的各种毛病兼而有之。较好一些的对句有:前清秀才、晋宁人宋培基的“黄鱼洞、洞鱼黄,黄浮金波,波光黄鱼共晚霞。”;王仲安的“高山铺,铺山高,高接五华,华山高地光复楼。”;黄幼渔的“大树营,营树大,大整三军,军威大树护国门。”颜仲瑜的“近日楼,楼日近,近接三市,市俗近日竟华衣。”等。然而,以上对句也绝非佳对。笔者撰写本文到这里时,忍耐不住,趁兴写了一个对句,以期抛砖引玉:“青龙峡,峡龙青,青披两山,山神青龙护庶民。”该对句既对仗工整,又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

小绿水河是笔者的出生之地,我在这条小巷里生活了35年,对小绿水河有很深的感情。上世纪40年代末,原来的小河大多被大石条覆盖,仅残留着一小段,称为大阳沟,整条小绿水河成为了居民区的下水道。小绿水河的地势较低,居民既得水利又受水害。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小绿水河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井水。由于此地的地表水位很高,水井一年四季都出水很旺盛。雨季,不用在水桶上拴绳索,直接就可以用水桶往井里舀水;旱季,即使是腊月底的用水高峰期,其他街巷的水井因用水过量暂时干涸了,唯独小绿水河的水井还能够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由于小绿水河的地势较低,夏秋两季下大雨时,祖遍山、华山东路、华山南路等地的路面积水都会全部流淌到小绿水河,小绿水河就会淹水近一公尺深。于是小绿水河便成为了一条名符其实的小河了,只不过河水不是绿色,而是土红色。这时,巷内的小孩大多会偷偷摸摸地跑出家门淌水,高兴得就像过年似的;老人则忧愁得唉声叹气,总担心住宅的土基墙被洪水淹倒。

青 龙 升 天

熟皮坡(后为长春路的一段,今称人民中路)的财神巷(今称财盛巷)东侧的一个大陡坡之下,古代是两个相通的大水塘,称为“双水塘”。绿水河就流入这两个水塘,再往南流。传说这两个相通的大水塘中潜藏有一条青龙。有一年昆明大旱,水塘中的青龙突然跃起升天。从此,双水塘便渐渐干涸。清代填塞了双水塘,这里便慢慢地形成了巷道。这条巷道东面与锈衣街(今护国路的北段)相通,西面上数十级宽阔的石阶达财盛巷,名曰:“青龙巷”。旧时,青龙巷内建有黑神庙和贵州会馆。

翠 湖 春 晓

位于五华山西边的翠湖,远古时与滇池连为一片,是滇池东北角的一个水湾。后来,随着滇池水位的不断下降,这个水湾渐渐与滇池分离,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湖。元至元十年(1273年),巡行劝农使张立道征发民夫两千余人,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凿开了海口、石龙坝,清理疏浚了由螳螂川至普渡河入金沙江的河道,从而又大大降低了滇池的水位。位于滇池北岸的今翠湖,因有河道与滇池相通,水面也大大缩小了,但由于它的地势较低洼,又有九个泉眼不停地冒水,才得以留存。时人将城边这片留存的水域称为“九龙池”,并在池畔建有龙祠。有人见九龙池的水位下降后,周边空出了许多土地,便在这些土地上种满了蔬菜,故九龙池也称为“菜海子”。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修筑昆明砖城时,他见城外将士洗马的九龙池清澈可爱,便将它围进新建的砖城内。沐英在九龙池的西岸“种柳牧马”并建了一座“柳营”,以仿效西汉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的故事。特别喜爱战马的沐英,公务之余常常牵着战马在九龙池的西岸溜达,有时还亲自洗刷心爱的战马,时人有诗赞曰:“万柳郁成行,牵来老骕骦。将军思洗甲,神骏自生光。”沐英的后代世袭沐英的爵位,十三代镇守云南,他们见天下已经太平,便在简陋的柳营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过着“红绒吸奁鉴,碧`漪熨衣褶”的豪华生活,而昔日的军营——柳营,也就成为“世袭国公”沐氏的“柳营别墅”了。到明代的中叶,有人在九龙池内栽种了许多荷花。夏秋两季荷花盛开,香飘全城,九龙池便渐渐成为昆明城内的一大名胜。

清朝初年,吴三桂踞滇,他据五华山南明永历皇帝故宫而居,并大兴土木,起建王府。王府扩展到九龙池刘文秀故宅,但他嫌已经成为王府的刘文秀故宅狭小,便“填菜海之半,更作新府”。新府大门前筑有一座精美的石桥,桥下的河便是洗马河。洗马河贯通菜海,注入小西门外的湖湾。此时的九龙池虽然跟从前相比,不到原来的一半,但它仍然与滇池相通。吴氏政权覆灭后,云南地方当局在九龙池里的一个小岛上建造了一座华美的亭阁——碧漪亭(俗称海心亭,该亭很有名气,后来海心亭曾以一亭之名借代整个九龙池),还在九龙池的中心地带修筑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长堤,又在长堤的东西两侧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九龙池便成为了达官显宦、文人墨客游览休憩、吟诗作对的理想场所。清道光九年进士、五华五子之首的戴絅孙写有《九龙池铭并序》盛赞九龙池:

“循五华麓右行,不一里许,有池曰九龙。一名翠海,音之转翠伪菜。前志谓故明沐氏别业在焉,今不可复识矣。名区胜览,代异时移。高台已倾,楼但闻乎来爽;画桥无恙,溪犹字为锁烟。问南纪之山川,感西平之带砺。韩彭菹醢,谁吊符离;俎豆徐常,还输定远。永明王之不复,节殉水城;焦夫人之自焚,魂销金井。水云乡晚,曾开思召之堂;金碧城孤,仅傍承华之圃。啜其泣矣,岂不悲哉!徒观其镜影平铺,縠纹半绉。波回槛曲,徘徊而亭憩碧漪;岫列窗虚,逶迤而闼排青送。嵌楼台而四面,水石周遭;翳城堞以千寻,松篁崦蔼。每值秋云乍卷,青水方生,人来钧雪之矶,客载寻烟之艇。残霞绿净,推万顷之琉璃;晓日红酣,映一奁之靺鞨。占菰蒲而地迥,罗月吟霄;围菡萏以天宽,荷风送午。乐知惠子,便同濠濮之游;诗和裴生,早入辋川之画。于时方暇,乃为之铭。辞曰:‘梁宫久废,沐浦仍名,今呼菜海,昔称柳营。栖风亭荒,孕龙池古。虹涧通桥,月波翦橹。派连滇水,影倒华山。遥疑仙浦,迩在人寰。佳日春秋,无不宜者。晓爱听鹂,凉看洗马。风疏柳岸,露重莲房。青菰笋嫩,红稻花香。往事闲徵,芳时肯负。馆就曹家,螺香荐酒。’”

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捐银修筑了从放生池南篱直达莲华寺北部的柳堤大路。许多年以后,人们便误认为贯穿翠湖南北的这条长堤是阮元于道光年间修筑的,并将它称之为“阮堤”。清光绪末年,光绪九年进士、著名学者陈荣昌在经正书院任山长期间,与风景秀丽的九龙池朝夕相伴,写下脍炙人口的《九龙池八景》诗。其中的两首诗第一次将九龙池或翠海称之为“翠湖”。以后,“翠湖”这个既贴切又颇有诗情画意的美名就在昆明人中传开了,并慢慢地取代了九龙池或翠海等,成为了这个城中小湖的正式名称。这两首诗是《秋窗夜月》、《翠荷听雨》。《秋窗夜月》云:“城居太湫隘,得月苦无多。不住翠湖畔,其如良夜何?水边帘乍卷,天上镜新磨。触我悲秋思,凭轩发浩歌。”《翠荷听雨》云:“圆叶尽张盖,四山云正低。急风吹骤雨,直过翠湖西。惊破群龙梦,奔来万马蹄。幽人水台上,乍听意都迷。”

民国八年(1919年),唐继尧下令搬迁翠湖周边每天向翠湖倾注大量污水的许多制作米线和豆腐的手工作坊,将翠湖建设成为一个环境幽美、风光秀丽公园。唐继尧还捐款对翠湖的东西长堤进行修葺,并在长堤的东西两端各建造一座石质的“双节坊”。他还在“双节坊”附近各建造一座用有孔厚铁板盖面的石桥,东桥为“卫东桥”,西桥名“定西桥”。故翠湖的东西长堤也称“唐堤”。

翠湖最美好的季节是春天,最迷人的时辰是清晨。春天的清晨,翠湖曙光初照、春和景明、碧波荡漾、鸟语花香,风光使人心醉。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昆明读中学的聂耳,每逢这一良辰美景都在翠湖练嗓子、吹口琴,翠湖春天的清晨使他终身难忘。后来他到了上海还常常思念翠湖,在他的心里,翠湖就是家乡昆明的象征,翠湖就是他少年时代的象征。1934年,在酝酿了三年多之后,他终于创作了一首乐曲《翠湖春晓》,以表达他对家乡昆明的赞美和思念。

翠湖这块绿宝石的四周都有以翠湖加方位命名的街道。东岸的街道叫翠湖东路,西岸的街道名翠湖西路,南岸的街道称翠湖南路,北岸的街道为翠湖北路。

翠湖东路南起青莲街接翠湖南路,北接翠湖北路和青云街,长420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6米,南北走向。古代名东海子边,上世纪三十年取名为翠湖东路,以后一直沿用。

翠湖西路南起原农展馆,和翠湖南路相连,北至仓园巷接翠湖北路,长350米,宽11-14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南北走向。古代称为洗马河(翠湖之水流入洗马河,再流入大观河,最后流入滇池)菜海子边。民国年间填平洗马河,扩筑为路,上世纪三十年代取名为翠湖西路,以后一直沿用。

翠湖南路东起翠湖宾馆,与翠湖东路相接,西至东风西路,长585米,宽15-24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东西走向。古代时,该路的东段名南海子边,西段称承华圃,上世纪三十年代统称翠湖南路,以后一直沿用。

翠湖北路西南起仓园巷,东北至云南大学,长541米,宽8-15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东北西南走向。明洪武年间(1368-1398),此地称为佛护里。清代,因此地位于翠湖北面,故名北海子边。清末,因附近有小玉龙寺、黑龙祠、白龙寺等寺庙,称为玉龙堆。1966年改称翠湖北路,以后一直沿用。

盘 江 依 城

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也是紧依整个老昆明东城墙外,再流入滇池中最长最大的一条河。古往今来,盘龙江一直如一条碧光闪烁的长龙,奔腾纵贯于云南红土高原上最富饶美丽的昆明坝子。盘龙江其源头有两条,一条牧羊河,发源于嵩明梁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经黄龙潭、牧羊村、阿子营(村)等入小河乡境,另一条源头亦出自嵩明县境猫箐(也称龙马箐)冷水洞,故名冷水河(又名绍甸河),沿途纳龙潭诸水至白邑坝子,也入小河乡。二河在岔河嘴汇集成一条河,经三家村,流15公里到松华坝,经龙泉镇,联盟镇十一个村,横穿如今昆明老城区至双龙桥,经福海乡的螺蛳湾(村),前卫镇的南坝村,六甲乡的陈家营村等十六个村进入洪家村流入滇池。全长约105公里的盘龙江,从北到南贯穿昆明,她灌溉着周边的田地,哺育着一千余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昆明坝子的众多百姓。

盘龙江北南纵贯整个昆明坝子,千百年来流淌不息,孕育出了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盘龙江文化。自松华坝以下全长约25公里,开始形成为蜿蜒穿行昆明北部田野间的一条长龙,“盘龙”的名称便应运而生。江之所以被称为盘龙,一是河道蜿蜒曲折,特别是从松华山口进入坝区到城市边20公里左右有着150多个弯道,二是雨季来临,江面宽阔,水势汹涌,壮若游龙般奔流入滇池。

1985年的初冬,一群不知来自何方的红嘴白毛水鸟突然飞临昆明的城区。它们飞翔在翠湖、得胜桥、南太桥、大观楼的上空,停留在枝头、房头、电线上,或在水中觅食、游戏,唧唧喳喳地不停鸣叫,并越聚越多。这数以万计的不速之客,突然来到昆明的闹市,使昆明市民惊诧莫名,人们不知是凶是吉,是祸是福,更不知是该拒还是该迎。许多天以后,人们才从电视、报纸上得知它们名叫红嘴鸥,大约来自遥远的贝加尔湖一带,因原来的越冬之地发生重大变化,只好暂时滞留昆明。这群红嘴海鸥在昆明逗留了三个多月,直到1986年的3月初才陆续飞走。从此以后,每年的11月,它们都飞临昆明,直到下一年的3月,才陆续离开。海鸥飞临昆明的城区时,主要集中在翠湖。它们或遮天蔽日地在翠湖的上空翱翔,或在距水面不太高的低空盘旋,或在水中、岸上觅食、嬉戏。人们争相给海鸥喂食,有的海鸥竟飞到人们的手掌上抢食。人与海鸥相依相伴,其乐融融,形成了一道奇异的景观。

春城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山水园林城市,自从有海鸥年年光临后,山水更为壮丽,风光更为奇异,已逐渐成为了一座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笔者一兄长曾写过一诗一联赞美她。诗曰:“昆明春早花似霞,鸥鸟留连忘返家。外埠游人羡红嘴,年年有幸赏茶花。”联云:“数水绕春城,一城绿柳半城水;重山环押赤,五朵红花千首诗。”


站在老昆明南城墙上的近日楼东侧较长一段距离远观城北内的五华山、大德山、螺峰山(圆通山)的三山景象。
清末老照,在南城墙近日楼上远眺南正街和马市口(今统称正义路),街中间可见“天开云瑞”牌坊,远上方的五华山轮廓依稀可辨。
此老照为五华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武侯祠”
五华山巅之上民国初期所建的“光复楼”
光复楼竣工时曾立在楼附近的碑记
民国初期五华山南麓正大门外貌,门楣上曾最初悬挂招牌“云南军都督府”,后改挂“云南省政府”招牌一直至今。
五华山西麓的华山西路上有民国元年立的“明永历帝殉国处”碑记
这是民国初年圆通山东麓山坡地貌。前方城楼就是小东门(位置在如今青年路与圆通街临圆通高架桥西头的丁字交点处)和东城墙。东门外低矮的房舍就是从事粮食交易的‘米厂心’街市,城墙外沿线怪石林立,右侧高起一块类似靠椅的石头垂直平面处镌刻‘石萃庄’三字,其旁边为石板小路通往北郊小菜园。我们童少时因常去圆通山玩,由于承受不起每次的五分钱门票消费,就只好经常攀爬上夹在围墙处这快椅背石,再翻进跳入公园内尽兴潇洒。
五十多年前我们常做为进入公园围墙阶梯的石萃庄这块标志性椅背石及其与它连接南北纵向一条几米宽的小石林在1994年因青年路北延长线拓宽改造工程而彻底消失。
站在圆通街原初地巷内位置上仰望圆通山山形地貌和圆通寺景观
此照左下部有一奇石为“明月石”,右前方就是“明月亭”。过去是老昆明城里人登高赏月最佳位置。
圆通山属喀斯特地貌特征,南面和东面尤为典型,山表岩石裸露,怪石横卧,群落密布。
大德寺双塔,山下的积水潭在某个距离角度可映出双塔的倒影。才有诗联中的一句:“绿水映双塔”。这里两百多年前也都是到处泉水喷涌,一片湖沼湿地,像大理的蝴蝶泉一样每到一定时节就有无数五彩缤纷的蝴蝶飞来这里婚会,到处是一只只衔首接尾的一串串挂在临水的树枝上,其景甚为奇丽。清中后期还是文人雅士们来观赏“蝴蝶会”的胜地。现此盛景也只有在史书中才能看到了。
大德山上大德寺双塔清晰可见,其山脚下为大绿水河上游积水潭。

大德寺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因寺中立有二塔又称为双塔寺,位于祖遍山上。晚清政府曾利用寺址开办了云南工矿学堂(后称为云南甲种工业学校)。1921年,民国政府在此创办路政学堂。后来的求实中学(昆十中)也位于此处。
此照可看清祖遍山(大德山)部分山形地貌,山上为大德寺,大德寺殿后的双塔被树影遮挡了一些,但隐约可辩。
翻拍老照:大德山上俯瞰大东门内大绿水河,右前方三重檐的大东门城楼巍峨耸立,城墙外东郊房舍稀疏,阡陌纵横。城内麒麟寺、报国寺庙宇的飞檐戗角历历在目。近景是由五华山、大德山之山箐流下的两个高低错落的积水潭,也就是大绿水河的上游。两潭之间有一条堤坝可通小车行人,水域周边瓦顶院落房舍密集得鳞次栉比,草木在其间随处滋生乱长。右下角靠山坡处还见一城里少见的茅草顶大屋……
笔者一家就生长在古城内大绿水河这一带的小绿水河,故对此地山水环境尤为情有独钟。
翠湖航拍全景图
翠湖一角

十里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

此对联是称赞省城内翠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美。出自清代一个到大理做官的广东人凌士逸所撰。现翠湖公园内莲华禅院正门楹柱上挂着这幅由林则徐亲笔丹书凌士逸撰写的对联。


1900年翠湖洗马河中马帮驮马涉水过河的情景。马背上的货物可能是木炭或栗炭。在这张照片中,马夫的缺席虽然奇怪,但令画面更为纯净、优美。 
洗马河原是昆明城里的一条内河,源自翠湖流出至篆塘,再通往滇池。流经城内洪化桥、小西门、小富春街、蒲草田等处。
清末,人们在洪化府(今云南讲武学堂及省图书馆附近)前清澈见底的洗马河里浣洗染布。
老昆明人穿的衣服为麻布,布匹都是白颜色的,人们就会用燃料将布匹染成黄、靛蓝等颜色,染完后还需要漂洗,人们就会用洗马河的水来漂洗。
当时人们常在洗马河附近街巷上染布料、晾布料的那条街就有了“染布巷”之名。
潘家湾附近的洗马河,看似河道较宽,河堤石砌整齐,河畔有民舍、商铺和寺庙……完全一幅江南水乡景象。
民国时期1944年的城区内德胜桥段盘龙江风貌
这是20世纪中的1985年航拍的老照,图中左前方是城北的长虫山,城中最显眼的高楼是建在东风广场上还未完工的昆明工人文化宫,盘龙江从老城区中心穿城而过……
今桃源广场(街)段盘龙江景观
大卫
尊重历史,敬畏天地,敬爱自然
浏览 13.0w
35 收藏 9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27
赞过的人 35
评论加载中...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