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脱贫攻坚特别诗歌奖获奖者王单单专访
初見小詩
发布于 云南 2020-12-03 · 1.2w浏览 2回复 12赞
为扶贫而作,在花鹿坪写诗
——
专访云南诗人、扶贫干部王单单

花鹿坪村委会,光滑的/水泥外墙上,正中间/有个鸡蛋大小的孔/几棵草从里面长出来/(哪怕有一丁点的机会/生命的力量便会见缝插针)……粗粝、坚韧,充满蓬勃生机,这便是云南省作协驻会干部、诗人王单单笔下的花鹿坪村。
花鹿坪扶贫记

王单单



花鹿坪扶贫记


1

又去村子里转了一圈

史周才搬了新家

陶马绍的地皮刚刚硬化

徐声艳的女儿辍学数月

多次劝返,终于登上回程的火车

无数次告诉过徐家三,我姓王

他无数次追问我,你是谁

转到一块荒地里,有间房子

常年空着,可能要挨近年关

吕道荣才会回来

转到冯先海家,给我道歉了

昨天村民开会,他因病缺席

——
转。一直转,像陀螺

转到暮色四合,月出高山

噫,你抬头看看

月亮是不是天上的贫困户

需要我们用尽离别与孤独

一次又一次地帮扶

2

临时救助五百元,用于补齐短板

缺少厨具,就买厨具

缺少衣柜,就买衣柜

缺少沙发,就买沙发

窗子坏了就换

门坏了就重新安

可陈石分最想要的不是这些

她丈夫走得早

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务工

她的短板是爱,是孤独

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家中

无法抵御的严寒

——
她需要的,我也没有

她想买一张能插电取暖的桌子

但这超出了救助金的使用范围

小王,五百块钱的慈悲

能否换得一个暖冬的慰藉”

我在她混浊的目光里

读到了这一句,便在心里默许她

买吧,大不了我赔”

3

听到我的声音在屋后响起

李家英赶忙打扫家里的卫生

她六十二岁了,反应竟然那么灵敏

我进屋时,她刚扫完屋子

假装在整理床铺,灰尘尚在飞舞

我已上门督促过很多次了

她也想表现得好一些

可她才从苹果园打零工回来

在那里除草,六十元一天

加上养老金,加上地租,加上赡养费

她可以活得很好。但她暂时

把赡养费这一笔刨掉了

她说还动得起,还过得去

其实她是想给儿子减轻点负担

她是一个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

矮小,瘦弱,带着一股韧劲
4

我不走,我哪儿也不去

房子垮了,死在里面

也不要你们负责——

七十八岁的张家会住在危房里

说什么也不搬离。但危房不住人

住人不危房。我的工作是

确保每一个老人都能住进安全的房子里

一次又一次,我叩响周史玉

——
张家会长子家大门。一次又一次

他都似乎很为难,欲言又止

开始我好言相劝,后来我歇斯底里:

第一,赡养老人是你的义务

第二,你曾住在她的身体里

那里安全、温暖,你在那儿

长出手,长出脚,长出了爬向人间的勇气

她曾给了你一个王宫,你却

舍不得给她一间房子



后来周史玉接走了他衰老的母亲

像一根顶梁柱,撑着

这间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房子
感恩


花鹿坪村委会,光滑的

水泥外墙上,正中间

有个鸡蛋大小的孔

几棵草从里面长出来

(哪怕有一丁点的机会

生命的力量便会见缝插针)



当我正惊叹于眼前这幕时

却听到孔里传来

雏鸟叽叽叽的叫声

恍然大悟——

那是鸟衔进去造窝的草



几个月后,那窝鸟儿

飞走了,带着枯草给予的温度

翌年春天,那些枯草

复活了,青葱的一撮

从孔里蹿出来

由于窝里鸟粪的滋养

竟然比周围的草,长得

还要葱绿,肥美
初見小詩
这人很懒,什么都留下了
浏览 1.2w
12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2
赞过的人 12
评论加载中...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