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经五华区沙朗白族乡西翥,沿着乡村小路来到云南日报社旧址(战备基地)。


云南省首家“活字印刷博物舘”,就在报社旧址内。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从备战考虑,决定建云南日报战备基地。经多处考察,选中了离昆明市区不远,山高且溶洞不少的沙朗。
在洞外大村南边建了生活区(沙朗人叫报社),生活区规模大一些,占地十四亩,有宿舍、食堂、大型纸库等。云南日报战备基地一九六九年动工,一九七一年竣工,建筑费用二百万人民币左右。


听当地白族小姑娘讲解博物馆里老机器和物件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透过镜头,让我们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读懂历史,
从一卷卷书籍和影像中看到一个时代的风貌,
从一件器物窥探所属年代生活的一隅…… ……
让文字、书籍和影像,成为连接当下与过去的桥。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座桥传承下去。




宋代毕昇发明泥活字,到元代王桢发明木活字,以后一直沿用的铅字活字印刷的那一小部分。印刷术从木雕版,泥活字,木活字,到铅合金活字,经历了漫长岁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现代印刷之父”的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王选先生研发的“激光照排”系统问世,才结束了印刷业“铅与火”的时代。虽然美国上世纪四十年代已有了照相排版术,然而就是那26个字母,技术还不够完善。中国汉字近十万个,常用的有三千多个。王选先生的“激光照排”系统,能识别所有汉字,並能文字彩图一片输出。王选先生已作古,他对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与贡献,影响是巨大的!








后因局势缓和,战备基地改做云南日报印刷沙朗分厂。沙朗分厂管理及技术人员为报社职工,工人都是当地村民。
在计划经济年代,按需生产的学生作业本,供应量佔全省近八成。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各地都可以生产作业本,生产量逐年下滑,沙朗分厂撤消,生活区闲置。
2019年云南日报沙朗印刷分厂有当地企业租用,建设昆明沙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1个活字印刷博物馆,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


长征一路总留连,红六军团谁作笺。







冬日白云映乾坤,战备基地胜似春。





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可以读书、品三道茶、钓鱼、尝当地特色美食。




网友评论
22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漂亮的彩色路
清山客 1055阅读 1天前
-
白云生处是春城
昆明的夏天,温润而凉爽,清心而舒适,完全不会有酷热难耐,汗流夹背的感觉。而此季,天空,碧蓝如...
飘逸 6424阅读 1周前
-
庄严华美的云南大剧院
云南大剧院,庄严气派,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是云南新地标建筑之一,也是西南几省乃至全国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建...
飘逸 4024阅读 2周前
-
漂亮的朱唇
清山客 1543阅读 2周前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逛逛这里的非遗生活节
在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第42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暨盘龙区第四届民族民...
飘逸 8226阅读 2周前
-
孟仲之交,在“枫丹白露宫·亿壕城堡”观赏:色彩绚丽的“山中花木”
大卫 2743阅读 4周前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2 彩龙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22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