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讲述:南屏电影院】
节选自电影文学剧本《南屏电影院》
原作、编导:林 牧
演播:菊子 林 牧

(1)
历史烟云,岁月流淌,一个人是一条河流,一生遭遇多少河流?为您讲述刘淑清女士真实的历史与传奇人生,为您展现那绽放出慈悲与诗意的昆明城。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回首人生苍茫,世事如棋。有的人喜欢在电影里看人生,但有的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电影。有的人适合当兵,有的人适合做隐士,有的人适合从政,有的人喜欢看电影……
有的人把所有的爱给了孤儿们,这样的人生充满了慈悲和诗意,这座城市也因此而充满了慈悲和诗意。刘淑清女士,开创了远东第一大电影院,在抗战期间,独力收养了200多名孤儿……
(2)
刘卫昆:“尽管是一个孤儿,但我却有着200多位兄弟姊妹,他们的身世和我相仿,都是刘妈妈收养的——这么多的小孩,电影院里住不下,不久以后,我们住进了刘妈妈亲手开办的——坤维慈幼院”
“要养活和教育这么多孩子,究竟需要多少钱,我们当时不知道——就感觉好像生活在电影里,有饭吃,有书读,有电影看——让我们在战乱的年代里感受到昆明城的慈悲与诗意。”
(3)
世上要数月亮明,地下要数海水平;
家中要数灯最亮,世间要数妹聪明。
总有一天,我要在别的世界的晨光里对你唱道:“我以前在地球的光里,在人的爱里,已经见过你了。”
(4)
老昆明的街景:老城门,老城楼,翠湖、金殿、金马碧鸡坊、南屏街……
城市上空,一轮圆月照过东四街、西寺塔、金马碧鸡坊,越过那些旧市庭院中的几家欢乐几家愁,照射着南屏电影院的招牌。
细碎的钢琴音传来儿童清脆的歌谣:
小小声来小小声,小妹做鞋一片情;里子要买雪花白,面子要买菊花青;大理丝线称四两,昆明花线称半斤……
(5)剧场放映
荧幕一片漆黑,断片了。
电影院内,黑暗中,一个声音大喊:“咋个没得了?”
只听得又一人叫道:“大头,黑古马漆呢,老子的烟锅头咋个找不着啰,你挨我找找,找找……”
时间已经切置民国,小刘卫昆回到童年。
台下的观众大叫起来:“整不成嘛”、“硬是好瞧时候就没得啰”。同样的话,被台下的观众用不同的方言喊出:四川话、昆明话、大理话、丽江话、嵩明话。
放映室内,一个清秀端庄的女人(刘淑清)挽起袖子在抢修放映机,四个小孩跟在她身后(三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每个孩子手上都捧着一件维修工具,专注地看着,伺机帮忙。
观众席上,人们无聊,开始了起哄的合唱,先是:“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唱歇以后,更觉无聊,一个昆明口音在黑暗中叫道:“啊嘛,这个歌整球不成嘛,婆婆妈妈的,还有点黄,来嘛大伙再整一个硬气点呢!”
一个昆明口音哄道:“你说哪个整得成?”
一个促狭鬼回道:“整大头,大头整球得成,老昆明都会。”
老昆明观众连起哄都有组织有纪律,整齐地诵起了昆明谣,边唱边用长条板凳打出节奏: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大头,帮老子找找烟锅头……
——嘿!又起一个:
小小声来小小声,小妹做鞋一片情;
里子要买雪花白,面子要买菊花青;
大理丝线称四两,昆明花线称半斤;
丝线锁成鞋面口,花线锁成鱼眼睛;
鞋帮锁成鱼脊梁,鞋根锁成鱼眼睛;
猫捉老鼠绊倒灯,香油泼了妹一身;
爹娘看见要挨剁,哥嫂看见要抽筋;
小哥穿鞋不容易,小妹废了一片心……
放映室内,刘淑清忙碌地一一从孩子们手里接过工具,又一一递回去。
一个小女孩(刘自鸣,刘淑清的二女儿,耳聋)爬上一个大凳子,伸出小手给母亲刘淑清擦汗。刘淑清腾出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以示奖励,小女孩笑了,她的脸上留下一道油污,看到这,小男孩(刘卫昆)噗嗤一声从鼻子里放出两个“礼花炮”,小孩们都笑了,刘淑清一回头,也笑了,这时屏幕亮了。
一名观众喊道:“哎呀,闷的起,闷的起,整得成了整得成了,各人秋秋呢!”
刘淑清帮小男孩擦鼻涕,然后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说:“胶片,快。”
小刘卫昆,如得令一般,一溜烟踢踏跑,拿来了胶片。
刘淑清接过,小刘卫昆却不放手,刘淑清会意,问道:“卫昆,你真想学放电影?”
小刘卫昆认真点点头,刘淑清将小刘卫昆举到凳子上,他居然半熟练地放起了电影——观众们又沉浸在电影里。
小刘卫昆回过头来,三个小女孩为他鼓掌,刘淑清擦了擦汗,笑了。

网友评论
5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在电影《五朵金花》的拍摄地
这是在云南仅有的一张奖状,就是这张奖状所授予的地方,就是电影《五朵...
文笔塔 6410阅读 2月前
-
大理白族民居的照壁能识房主姓氏
从大理白族民居的照壁识姓 在大理地区一带的白族农家民居,...
文笔塔 17967阅读 2月前
-
宝善街的破酥包
无论是老昆明人还是新昆明人,都知道宝善街破酥包的。我从建水来到昆明...
文笔塔 5251阅读 2月前
-
环保的碗筷纸包装
文笔塔 23899阅读 2月前
-
洱海的亿万富翁
当到大理的时候,想骑一辆自行车去环洱海。于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这里,并...
文笔塔 3770阅读 2月前
-
垃圾分类要如何才能最行?最准?
垃圾分类要如何才能最行?最准? 垃圾分类的工作不光在昆明,甚至在全国...
文笔塔 21181阅读 3月前
最新文章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0 彩龙社区(https://www.clzg.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5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