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粉、揉面、剁馅、生火……凌晨四点半,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移动”包子铺的摊主杨荣选和妻子已早早起床,忙着准备当天要出售的包子。

早晨六点,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蒸饺新鲜出炉,“小笼包、豆沙包、饺子……”伴随着阵阵叫卖声,杨荣选载着满满一车的包子、饺子,开始了当天的经营。从九保街到遮岛街,一路上陆续有顾客来光顾他的“移动”包子铺,这一刻,城市被美味可口的安乐包子唤醒。

杨荣选向顾客售卖包子
杨荣选是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九保乡安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杨恩朝在十多年前患上脑梗,母亲也患有长期慢性病,高昂的医药费让杨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爹妈没有劳动力,我们夫妻俩打工挣的钱买药、养家后就所剩无几,太艰难了。当年我们结婚时两手空空。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睡的是空心砖床,唯一的一间土基危房甚至赶不及别人家的牛圈。”谈起以前的苦日子,杨荣选连声感叹。
生活的艰难和病痛的折磨几乎压垮了这一家人。就在一家人生活最困苦的时候,安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找到他,告诉他根据扶贫政策,他们家可以享受贫困妇女关爱循环金,当工作人员询问其是否自主创业时,他感觉眼前一亮。“都说‘穷则思变’,有好的政策支持,只要我们夫妻俩勤快肯苦,就一定能脱贫致富。”说干就干!4000元的关爱循环金申请一下来,杨荣选就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九保街,一间出租房、一辆手推车、一个煤炉、一口锅,做起了包子生意。
万事开头难,从没做过包子的杨荣选夫妻俩做出的包子“要么像个铁坨坨,要么像面粉粑粑,每天连50个都卖不出。这让杨荣选夫妇心急如焚,吃不安睡不宁。就在夫妻俩快撑不下去时,安乐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又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得知杨荣选遇到创业瓶颈,村党总支书记杨世统与驻村第一书记马俊超及时帮他联系了同村在盈江经营包子店的杨世达,请其为杨荣选传授蒸包子技术。
有了技术加持,杨荣选不再像以前那样凭感觉做包子,从面粉质量、配碱比例、发酵时长、揉面手法等所有环节都严格按照老师教授的程序来,每次的成品也先让家人反复试吃品尝,然后认真琢磨,不断改良。

杨荣选的妻子骑车移动包子铺
为了摆脱贫困,杨荣选和妻子不敢有一丝懈怠,夫妻俩起早贪黑,除了每年春节放7天假外,一年到头都坚持营业,很少休息。慢慢地,夫妻俩的包子味道越做越好,“安乐移动包子铺”的生意也日益红火。他们平均每天要使用30斤面粉,卖出各种包子、花卷、馒头、蒸饺等600多个,营业额高达300余元。从2016年至今短短4年的时间里,杨荣选的“移动”包子铺收入从最初的入不敷出到如今的年入10万元。初创业时的手推车换成了三轮摩托车,一家人也从原来的土基危房搬进了易地搬迁点职安村宽敞明亮的新房中,2018年底经过精准识别,他们一家人正式脱贫摘帽。

杨荣选家的新房
“脱贫后的感觉就是开心、自豪,干劲更足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们一样过上好日子。”杨荣选对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满怀感恩。在努力提高手艺,打响“安乐包子”品牌的同时,他还想着“反哺”更多的贫困群众,帮助他们通过发展包子生意脱贫致富。他和安乐村其他的包子经营户一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需要的人,带动安乐村包子产业形成连片发展模式。在梁河、芒市、腾冲等周边县市,随处可见“安乐包子”铺,安乐村全村共有34户从事包子经营,其中6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安乐包子”产业顺利脱贫。
“吃过苦才能尝到甜,虽然累但很快乐。有了奋斗的目标,未来就充满希望。”在杨荣选看来,物质充裕,内心充实,这就是幸福的小康生活。产业找对头,致富有奔头。小小的包子不仅蒸出了安乐村群众的脱贫路,还让他们朝着幸福小康生活“蒸蒸日上”。
参与的活动
网友评论
0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小鹧鸪,凝聚时代乡愁的热土
小鹧鸪,凝聚时代乡愁的热土杨永光 鹧鸪,一只鸟的名字,一个国的乡愁...
合集 阿光 9450阅读 1天前
-
那一遍彝族的土撑房
“跟着边凡看世界”城子古村,地处两州属云南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拥有云南最具特色彝汉结合的独特古村落景观,土掌房规模巨大,...
边凡 4600阅读 1天前
-
《立 秋》
《立 秋》伏热难当接立秋,西风渐起著衣愁。绿凋翠减碧空远,斗转星移现火流。金桂堪尝醇酿美,枫红...
合集 岑寂儿 11385阅读 1天前
-
滇源记
当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从纸上醒过来,我想,应该就是眼前这般模样。日光、鱼影、翠蔓、水声如鸣佩环,当细枝末节惊...
梓萱 48175阅读 3天前
-
鹊桥仙·七夕感悟
鹊桥仙•七夕感悟杨永光 纤云惊叹,繁星羡慕...
合集 阿光 8807阅读 4天前
-
建水紫陶 传承手艺
建水紫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
怕瓦落地 24212阅读 4天前
最新文章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2 彩龙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0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