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电视剧,看了花千骨之后又看芈月传,作为一个吃货,自然会很留意电视里的美食。
比如桃花羹。
桃花羹是花千骨里小骨的一道拿手点心,小骨常常做了给师傅白子画吃,而芈月传里王后芈姝也会做给她的大王赢驷吃,可惜国产剧里对食物的特写几乎不多,我当然没有机会细细端详桃花羹长什么样。
我想像了一下,应该是像粥一样的煮一碗稀饭出来,里面漂上几朵桃花吧,因为,这样好看。后来去网上研究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做法,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嘛,况且,粥煮出来是热的,桃花被热气一烫,肯定不美了呀,难怪摄像师不敢给特写。
不过,桃花,故乡很多。
最近追电视剧,看了花千骨之后又看芈月传,作为一个吃货,自然会很留意电视里的美食。
比如桃花羹。
桃花羹是花千骨里小骨的一道拿手点心,小骨常常做了给师傅白子画吃,而芈月传里王后芈姝也会做给她的大王赢驷吃,可惜国产剧里对食物的特写几乎不多,我当然没有机会细细端详桃花羹长什么样。
我想像了一下,应该是像粥一样的煮一碗稀饭出来,里面漂上几朵桃花吧,因为,这样好看。后来去网上研究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做法,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嘛,况且,粥煮出来是热的,桃花被热气一烫,肯定不美了呀,难怪摄像师不敢给特写。
不过,桃花,故乡很多。
冬天季末,春天快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每每看见桃花,往往上心的却是这些这些花赶紧结成果子的样子。叔叔说那叫春魁,只是纯开花,不会结桃子,害我白高兴一场。
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小孩,没有洋快餐,更没有琳琅的零食,山里的浆果野果和村里各种果树才是解馋食物。
果树里数桃子最多:大白桃,小黄桃,红心桃、五月桃等,各有各的味,能解各种馋。
那时光顾着等桃子结果,看着桃花有白有红,满心期待的就是花开完了就有桃子吃了,哪有心思去赏花插花做什么桃花羹。
知道桃花含有香豆精、维生素a、维生素c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做个桃花羹又不难,可这种时候,城市里没有桃花。
有一次一路不停歇,驱车八小时,回到水丰草茂的家乡,居然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难免激动:“啊,桃花开了。”但是我依然不敢去摘桃花来做桃花羹,怕会被村里人鄙视,说我做作。就像出了村子没多少光景的那谁,去了一转城市回来说话都撇声打腔的,连自己家乡的话都不会说了。
说实话,村野农人们从来没有人会用桃花来做饭。
来到城里见了世面,才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入馔鲜花,比如昆明大多是玫瑰花,可以做玫瑰花饼、玫瑰糖、玫瑰宴。
还有苦刺花、茉莉花煎蛋,菊花炖蛋羹,韭菜、腌菜炒棠梨花。
还看到过桥米线也配上玫瑰和菊花鲜花,说是鲜花过桥米线
有一段时间,我迷恋上了做鲜花饼。每次做鲜花饼之前,我都要花上一些时间,来处理玫瑰花,尤其喜欢手指与花瓣的触碰,丝绒一样柔腻的手感。
再加上玫瑰让人难以拒绝的香,做鲜花饼这件事情,自然是变得有趣起来。
带着烤香的鲜花饼,清甜的玫瑰味口感,一个一个的排列在那里,带着勾人的小可爱。这种时候,我都忍不住内心一阵雀跃,自己做食物,能带来成就感,甚至舍不得下嘴。
又学做了玫瑰花酱,昆明人叫玫瑰花糖,红糖的甜加玫瑰花的香。夏天的时候,熬了糯米稀饭做成冰稀饭,放上玫瑰花糖,一碗下肚,舒服至极。
凤庆是我的故乡,能做菜的,我记得有一种,叫大白花,其实也是白杜鹃。
清明时节,春茶发得最频密的时候,山野一片脆绿,白杜鹃、红杜鹃、紫杜鹃点缀在其中,可惜却是无人欣赏的风景。
出门采茶以前,先泡下一碗干蚕豆,因为回来的时候,除了一篮子的茶,必定还会有一大堆白花,去掉花蕊,烧一锅开水汆一道,然后用清水浸泡起来,够做两三顿白花菜。每次抓一小把出来,可以炒蚕豆、或者蚕豆白花汤。城里的人们做花菜是为了尝鲜和格调,山野农人们采白花做菜是为了家里多一个菜,仅此而已。
村子后面有一棵大棠梨树,大概有百年树龄的样子。冬腊月时,棠梨开花。如果是核桃花,多半不让摘,摘了核桃就结少了,棠梨果子并不让人期盼,结出来的果子不但小,还涩。采一些棠梨花,也是用水氽氽去涩味,清水泡一道,棠梨花炒腌菜吃,又多一个菜。
花饮当然也有,茶树花。
能见到茶花开到茶树上的人,应该不多。因为茶花会与茶叶争夺养分,为了保证茶叶的生长,茶农每年都要采取人工修剪方法抑制茶树花的繁殖生长。但还有会星星点点的花朵控制不住地开出来。花瓣是白色,蕊是金黄色,像栀子花,但比栀子要小,有淡淡香气。
行走在茶山茶园就像电影场景一样,你站在其间会觉得自己是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在这些白如蔷薇的花朵里,诗意行走。真的,每一朵茶树花长得都像小朵小朵的云,娇俏又端庄地印衬在一片绿色中。
如果你亲眼看到,一定会觉得它的美空前绝后。
遗憾的是还是要将它们摘下来,晒干的话,用来泡水喝,就是所谓花饮。人们并不知道茶树花是一种优质蛋白营养源,可与世界公认的抗氧化植物迷迭香媲美。
我的故乡是世界滇红之乡,很多离乡在外的人和我一样,以情人般的固执长久的喜欢喝茶,更喜欢喝茶树花。
这时我想到了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花饭,其实不叫花饭,叫献碗。
8碗饭,外面披上切成薄薄的肉片,肉片还需要用红纸条和绿芭蕉条相间,让一碗饭极期有层次感,然后,中间插一朵花。
如果你亲眼看到,一定会觉得它的美空前绝后。
遗憾的是还是要将它们摘下来,晒干的话,用来泡水喝,就是所谓花饮。人们并不知道茶树花是一种优质蛋白营养源,可与世界公认的抗氧化植物迷迭香媲美。
我的故乡是世界滇红之乡,很多离乡在外的人和我一样,以情人般的固执长久的喜欢喝茶,更喜欢喝茶树花。
这时我想到了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花饭,其实不叫花饭,叫献碗。
8碗饭,外面披上切成薄薄的肉片,肉片还需要用红纸条和绿芭蕉条相间,让一碗饭极期有层次感,然后,中间插一朵花。
不要白花,我觉得,有不愿再徒增忧伤的意思。
小时候帮忙去找过花,也不一定非要可以吃的花,只要花是红色或者色彩艳丽的便可。
大丽菊,蜀葵,三角梅,扶桑,谁家有就跑进去要几朵,因为要用来做献碗,都会给。
每一场葬礼气场都很强大,充满仪式感。前往吊丧的亲友,每家都要做这样的献碗,放在担子里,逝者棺木面前一张八仙桌,一阵鞭炮声,上一道,一阵鞭炮声,撤一道。
与丧葬有关的古老习俗,人去世之后,起棺出家到上山入土之前,这是最后一顿“饭”,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祭奠。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