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旦,新历年一年的开始,它对于我的重要意义,还是在这样一个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的日子里,有仪式感的作一个归零,然后再出发,开启一个新的征程——过往不纠,当下不负,未来可期。
2
跟人类纠缠不休了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两年后的冬天,新年伊始,春节将至,又故技重演,在西安横行肆虐,疫病又一次告急。近至我们昆明安宁市确诊1例,呈贡区确诊4例(为一家4口),有熟悉的文友也在被隔离之列,或有的投入繁忙的抗疫工作,深深感到疫情离自己并不遥远。
3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疫情形势严峻,不宜去聚集、扎堆,添堵、添乱。一方面也是想充分利用难得的节假日,回乡下打理园子,亲近一草一木,践行自己热爱的耕读生活。
4
落户在滇源小营村委会平地村小组的多肉种植基地——正欣园艺,邀请员工一起在小营黄龙潭生态园共进晚餐,欢度跨年,我也一起分享。把车停在小营集贸市场靠近荷花塘的旁边,顺便看了一眼池塘。夏天时叶碧花艳的一池荷花,现在只剩得些枯枝败叶,所谓“枯荷”,加上池边的垂柳,尽显冬天的“凋零美”。


从村子中顺黄龙潭水出来的沟路走,遇见两处堆码整齐的柴垛。

欣赏从黄龙潭顺流出来的清水(附近村民可在沟边浣洗,我小时候惯常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仍保有这个条件的越来越少),房前屋后种植的花草树木、蔬菜(青蒜苗、芫荽、青菜、白菜),甚至有一丛人工种植的蛤蟆叶(车前草),长得特别青碧肥嫩,吸引了我的眼球。

村子外成片种植的,基本上就是蚕豆、麦子这些小春作物。喜欢走村串寨,就是喜爱这些暖暖的、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气。
5
位于小营村西的黄龙潭,为滇源现存四大龙潭、重要泉点(青、黑、白、黄)之一。内有古树苍天,翠竹、杨柳依依,潭水常年不涸,环境清幽雅致,有花草四季常开。近年来,依托黄龙潭天然景致打造的“黄龙潭生态园”,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登山健身、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好去处。

在此可饮水思源(盘龙江及滇池的源头),品尝乡村美食,喝泉水酿酒,体验农耕生活,登山健身……

黄龙潭生态园距昆明城区30余公里,我从上班地点交三桥(市中心)这里出发,到小营村家中37公里。

对了,2021年12月初,中国摄影旅游网云南省站还在黄龙潭生态园挂牌摄影创作基地,搭建平台,承接四方宾客,恭候大家观光体验。还可顺路到耕读小园来喝喝茶,聊聊乡村文化。

6
吃了三餐宰猪饭,十冬腊月,这是乡村生活题中应有之义。
自己家喂粮食、养了一至两年、一百多至两百公斤的大肥猪宰了,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分享。
杀年猪的习俗,在滇源流传久远,至少从我记事起的近半个世纪来仍沿续不衰。
热情好客的滇源乡民,精心准备,真诚待客,传统的“猪八碗”远近闻名。以高里肉、酥肉、千张肉、蒸肉、熏猪头、小炒、酱爆回锅肉、炒猪肝等最具特色。所谓“猪八碗”,其实也不确指,意为用猪身上的食材,就可以搭配做出多种多样的美食,乡村厨子尽显其能。

其实最重要的是所有食材来源生态、新鲜,加上乡民们的热情和真诚,所以杀猪饭才鲜香美味,令人念念不忘。
7
我似乎把每个节日最终都过成了劳动节,美其名曰“劳动健身”。由于我家缺少壮劳力(爸爸在外工作,两个弟弟还小),小时候协助妈妈做农活是迫不得已,也时常觉得苦不堪言。现在回归耕读生活,是“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是自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新年假时值冬至节令中,所谓“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九九共八十一天后寒尽春来。
按农事来说属冬闲时节,但我仍机缘巧合地做了些栽种。把得到的几十株芹菜苗栽下地,也不知道能不能扛过严寒,顽强的存活下来,权当死马当活马医。隔壁大嬷给了几根竹枝,一些包谷杆覆盖,说可以防霜冻。
对面中所村金保赠送的雪柳20来棵,珍珠麦李10株,除6株珍珠麦李盆栽外,其余的全部地栽。

中所村珍珠麦李苗地
多肉翻盆。从入冬以来,多肉就基本没有时间管理,也不敢浇水,怕冻伤。三个月前买来打算移栽多肉的几十个花盆也还在闲置,趁机把还在塑料育苗小盆里的多肉移栽在土瓦盆里,才有利于多肉“伸展拳脚”,蓬勃生长。
8
如果说整个夏天我是在和疯长的杂草们作斗争的话,从秋末到冬天我就几乎是在和落叶们作斗争。

滇朴、石榴、蜡梅、梅花、椿、香槐这些会落叶的植物,从秋末开始,此起彼落、纷纷扬扬,不曾消停。本来是尘归尘、土归土的顺其自然,只不过是因为铺过石子的小径和路面,落叶不清扫,一经踩碎后,落进石缝,再经腐烂,就严重破坏了景观,所以才无奈要无休无止的清理,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清扫起来的落叶,倒给鹅当“铺盖”,又暖和,又可沤成有机肥料。本来如果不影响景观的话,落叶倒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宝物,可以焐堆肥,这也是耕种生活要做的重要功课之一。
9
时值严冬,但周末加上一天新年假期的三天时间,巧遇天气晴好,最高有16℃的宜人气温,只不过早晚温差大,夜晚寒气凌厉,也不饶人。
小园里有红豆杉、广玉兰、含笑、桂花、翠竹、石楠等四季常绿的植物外,该落叶的已基本落光了叶子。整个村野更多的是枯黄。不过,那也是一种美呀,一种疏朗、明净、透亮的“骨感美”。

可贵的是,在这样的严冬里,小园里也还有从秋末就开来的炮仗花。

以前栽过几次都被冻死,这两株栽在前院的,挣扎了两年,今年终于不负所望,如约开花。橘色的、管状的、手指般大小的、密密匝匝的花朵直接攀爬在屋墙上,热闹、喜庆,非常应和新年新气象。

还有从12初就陆续开来的几丛蜡梅,蜜蜡色的小花朵在元旦期间爆发式开放,时时散发出缕缕幽香。

蓝盈盈、小巧玲珑的长春花,顾名思义,这种在春、夏开得最热闹的小花,其实一年四季都在开,只不过冬天开得零星,像走迷路的孩子,迷迷瞪瞪的令人怜惜。
两个月前(已入冬)从妈妈花盆里剪来栽下的天竺葵,也冒着严寒,竟意外艳艳地开了一朵。听妈妈介绍,她的这盆栽时更惊险,从她老友家剪来栽的那天还下雪了,竟然也成活并热热闹闹地开花,我也是服了天竺葵这种植物。
山茶这种典型的冬型花也开啦,有一株松雪梅开了好几年(也是顾名思义的一种花,两株死一株),另外时不时还有几朵月季花、多肉花,共同为小园撑门面,为相对枯寂的寒冬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10
新年下午,在去周达村吃宰猪饭的时候,差不多快到进村子的路边,听妹妹介绍这里有外省来的人建小院留居,很有特色,就顺路进去参观。

刚好男女主人在房间看电视,听我们打招呼,也热情地回应。经询问了解,女主其实是昆明城里的人,男主倒真是外省人,是向当地亲戚借用的土地,建了几间临时平房,两个“蒙古包”,和兄弟姐妹、志同道合的朋友休闲生活的一个场所。

这里属滇源的半山区,可通“小龙高速”达昆明,交通、生活其实都很方便,可城市、乡间自由切换。

山居小院充分利用这里的缓坡山、板栗园和其他植物等自然景观,再利用原木、竹子搭建、圈围,看起来满有意境。
可能在很多人心里,都有着一个回归自然的乡居(山居)梦吧!
作者简介:段红琴,云南省作协会员;昆明市作协理事;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热爱阅读,修习传统文化。出版个人随笔集《絮语心香》。
个人公众号:耕读小园
邮编:650051
网友评论
0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5·18国际博物馆日”,跟着昆明非遗传承人学做瓦猫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也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旨在...
飘逸 4667阅读 4小时前
-
足迹红军路
#滔滔江水走笔龙蛇,我丹青不渝画我中国——《山河图》#红军长征精神永不杇#万水千山只等闲️
彩龙用户269780 3471阅读 7小时前
-
孔雀哥哥 主持作品《化妆圈》4期–1
孔雀哥哥主持作品 美妆造型行业 明星时尚访谈《化妆圈》第四期-1孔雀哥哥主持作品 美妆造型行业 明星时尚访谈《化妆圈》第...
孔雀哥哥 3927阅读 11小时前
-
滇池边石寨山
介绍好云南昆明、让文物活起来[玫瑰][玫瑰][玫瑰]昆明晋宁石寨山古墓葬群发现过什么?入选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晋宁石...
彩龙用户190302祥 2086阅读 1天前
-
坐船欣赏梦幻蓝花楹,是怎样的浪漫体验呢?
昆明红 9013阅读 1天前
-
孔雀哥哥主持作品《化妆圈》3期-3
孔雀哥哥主持作品 美妆造型行业 明星时尚访谈《化妆圈》第三期-3孔雀哥哥主持作品 美妆造型行业 明星时尚访谈《化妆圈》第...
孔雀哥哥 4253阅读 1天前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2 彩龙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0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