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口吻,讲述了这个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小说一开篇,就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老祖母”的气息。
这位鄂温克族的“老祖母”,出生在冬天。母亲生她那天,父亲猎到了一头黑熊。“全乌力楞的人聚集在一起吃熊肉。我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
鄂温克族是一个从游牧逐渐发展到定居的民族,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居住于我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鄂温克族的人口为34617人。
"我从小看到的房屋就是像伞一样的希楞柱,我们也叫它'仙人柱'。希楞柱很容易建造,砍上二三十根的落叶松杆,锯成两人高的样子,剥了皮,将一头削尖了,让尖头朝向天空,汇集在一起;松木杆的另一端则贴着地,均匀地散布开来,好像无数条跳舞的腿,形成一个大圆圈,外面苫上挡风御寒的围子,希楞柱就建成了。"跟着作者的叙述,或者说“老祖母”的叙述,鄂温克族的生活样貌,在我们眼前逐一呈现。
篝火,烤鱼,猎鹰与兔子,还有酒和女人。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小说里,“老祖母”的姐姐列那,就在迁徙途中因为睡着而从驯鹿上摔下去,由于未被大人及时发现而冻死了。
“列娜走了,她把母亲的笑声也带走了。”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人们跳舞,唱歌,祈祷,还有迁徙,在风雪中与命运抗争。
瘟疫也是鄂温克人不得不面对的灾难。“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埋葬驯鹿,为了防止瘟疫传到另外的乌力楞,我们把坑挖得很深很深。”
“老祖母”的父亲,在经过一片茂密的松林时被雷电击中,他“弯曲着身子,趴在一个断裂的树桩上,垂着头和胳膊,好像走累了,在休息。”跟着“老祖母”的父亲一起风葬的,有他的猎刀、烟盒、衣服、吊锅和水壶。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最终大多下山开始了定居生活。“当搬迁的卡车在清晨驶入营地的时候,我看见那些要走的人的眼神中不完全是喜悦。”而老祖母呢,选择了留下。看着火塘,她想到的是:“这团母亲送我的火虽然年龄苍老了,但它的面容却依然那么活泼、青春。”
有评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少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很高兴读到这样的小说!
网友评论
8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滇池边 | 稻香+荷香+芋香+泥香=江尾村
江尾村变了,完全变了。洛龙河入滇口的水明镜似的清亮。退宅还耕后,田里种满香稻,塘中荷花飘香。村民、游人饭后闲...
闻着花香晒太阳 9282阅读 2天前
-
#绿美春城 #宜居春城 #品质春城 #乐游春城 #昆明世博园 #绿道
春城有意思 8755阅读 4天前
-
生态云南(三十)宜良阿路龙:乡村振兴展新颜,山水田园如画卷
阿路龙位于宜良县九乡西北,比邻11个自然村域。 &n...
维梅 5223阅读 5天前
-
《立 秋》
《立 秋》伏热难当接立秋,西风渐起著衣愁。绿凋翠减碧空远,斗转星移现火流。金桂堪尝醇酿美,枫红...
合集 岑寂儿 13609阅读 5天前
-
“九夏芙蓉”开大观(六)
2022年7月6日摄于昆明大观公园
铜钟 2768阅读 6天前
-
观车展,看名车,过眼瘾
第23届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8月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以来,观展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既看“风景”,又观靓...
大王-无冕之王 6647阅读 6天前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2 彩龙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8条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