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仙奶奶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昆明,人们叫她“窗花奶奶”。
说起“窗花奶奶”,昆明人应该都不陌生。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条形码》的观众就会等待着领取一张“窗花”。这些被千家万户的观众领到手里的漂亮窗花,就是出自张月仙老人之手。不知从何时起,在家里贴上由张月仙老人亲手剪出的窗花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昆明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今年已经97岁高龄的她,从未想过放下剪刀,依然在用她的一双巧手继续创作着各式各样精美的作品。可以说她是巧手折剪锦绣人间,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剪尖玩转一纸乾坤,层叠有致,内有一纸千金,剪出百般变化。
“兔年马上又要到了,我也在构思和设计着兔年的作品”,“我要争取活到一百岁,将窗花剪完第二轮”张月仙老人在采访中兴致勃勃地说到,谈到每年很多人都能领到自己剪得窗花,不仅领取的人们心里高兴,对自己而言,也是很有意义的。
年近百岁的张月仙她是一位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她用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90年代就被省文化厅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师”,之后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创作的剪纸作品获得过较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奖项,2000年9月,获得黑龙江美术家协会授予的“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2006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剪纸艺术家张月仙剪纸作品集》,从2008年开始,张月仙为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创作新年生肖剪纸,每年制作赠送给社会各界多达10万件,14年从未间断,真正成为了一位明星奶奶。
张月仙出生于1926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她的为人品德和她的剪纸作品都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月仙不满10岁的时候,双亲去世,大哥外出打工,张月仙便带着两个妹妹在家,为了补贴家用,张月仙便带着两个妹妹剪一些刺绣用的花样剪纸在街天出售,慢慢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这一段时期让张月仙成就了不畏艰难的品质,新中国建立后,张月仙一家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张月仙从一个企业的缝衣女工逐渐成为了工厂宣传设计人员。
是中国共产党把张月仙他们一家拯救于水火,给他们一种全新的生活,因而她对党和国家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她始终保持满腔的热情,用自己的技能去做工作,用自己的创作来表达热爱党的心情。
张月仙为传承中华优秀民间文化,几十年如一日公益性的传授培训了近万名不同年龄和不同国籍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她的教学浸润着长辈对下一代的爱,表现出正能量和温暖人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张月仙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不论是扶贫助残还是公益活动,她都用自己并不富裕的经济收入,尽量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社会为家人都始终不渝。
张月仙的小儿子早已去世,留下一个多病的儿媳由她照顾,10多年来不离不弃的照顾着这位病人,多少次把她从生死的边缘拉回来,张月仙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直到今天还在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病人,从没有把病人推给社会。她为儿媳注了无限的爱和超乎常人的关怀,用尽了自己的能力,把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又有多种重病缠身的儿媳照顾得那样的周全,即使是经过多年的病痛折磨,今天还能有尊严的活着,这是人间的奇迹。张月仙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和出售自己一剪一刀完成的作品换来的一笔笔收入支撑着这个家庭和儿媳高额的医药费。
【让我们帮帮这位97岁的剪纸艺术家】
张月仙现实在难以维持下去,今天我们发布一些张月仙的剪纸,供喜爱者收藏,也能帮助张奶奶度过暂时的困难,有意向的朋友们可以评论回复需要几号作品,再扫张月仙的微信二维收款码直接将收藏费转给张月仙本人(张月仙的收款二维码请联系彩龙社区@秋月,微信号99128511),获得张奶奶的剪纸收藏品,并留下自己的收件地址,随后会收藏品打包邮寄给大家。谢谢!
已经陆续有人和单位联系了进行收藏,今天把其余的在此一并展示。
如果有企业单位有需求,也可以订制,请张奶奶按照你们的要求进行创作,比如说企业logo、企业文化中的其它元素或者其它内容。
注:
1、以下作品中,12#《四君子》系列四幅不单卖,需四幅一起收藏。其余作品均可单独购买,包括 21# 《十二生肖》里的每一幅。
2、剪纸作品不带装裱和框,含张奶奶印章及衬纸。
有收藏意向者请留言。
内容来源:老虎的翅膀(虎良灿)、开屏新闻、可见(小罗同学)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