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郊外冬至景色
安宁宁湖之冬
晋宁梁王山的冬景
冬至
冬至如过年 人间小团圆
冬至到了,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中国24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历史学家、农业科学家说,先有“冬至”节气,然后才有24节气。是否如此?相信以后考古实物和文献的不断发掘,这个结论会水落石出的。时间是连绵不断的。至少,目前可以断定:古人“立竿见影”,从影子的长与短,最早发现了冬至和夏至,为连绵不断的时间找到了两个“节”。“节”本义是竹节。随之发现从夏至到冬至的中间点秋分,从冬至到次年夏至的中间点春分。继而发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直到二十四个“节”全部发现并归纳出来了。
现在接着说冬至。冬至,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全年第二十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发现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节气。与冬至相对应的节气是夏至,两者都可以称为“至日”。冬至、夏至,不是冬天、夏天到来的意思,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这个“最”不是气温,是太阳高度。古人测量太阳和大地的关系,把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把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的那天,定为夏至。“至”,“最”“到了极点”的意思,与“至亲至爱”“至善至美”的“至”同义。
冬至最阴,夏至最阳。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最南,或最北,都是“至”(最)。物极必反。《国语》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阴阳辩证统一、阴阳相互转化,在不停地运动中。
我们云南、到我们昆明,历来重视“冬至”,把它视为“节日”,和端午、中秋合称为一年中的“三大节。”因冬至过后,白天渐长,昆明人又习惯地把冬至称为“长至节”。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主要反映在官家。云贵总督在总督府接受百官的祝贺 ,完毕之后,总督率领百官,浩浩荡荡,到五华山的万寿亭举行贺礼,山呼万岁。
官府如此隆重,民间也多有活动。吃,是不可或缺的,到处都是羊肉摊子,可以大快朵颐。最享福的,应是耕牛。各村各寨,都把自己的耕牛牵出来,每头耕牛都可得到12个豆面团子,如果逢闰年,每头耕牛可得到13个豆面团子。耕牛不仅可饱口福,还要在牛角上扎以山茶花,把它们牵到水塘边照照。耕牛仿佛懂人性似的,会高兴的摇头摆尾。官渡古镇的土主庙,土主的座骑是白牛,附近秀英村、螺峰村的白牛,都牵出来让大家喂豆面团子。
和官府的祭祀对应的,民间也是要上坟,看望先人的。这个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另外,嫁出去的姑娘完成祭祀之后,也回娘家。不过不勉强,也可以不回。
冬至,兼具最强的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所以说“冬至大如年”。昆明冬至时吃汤圆,也慢慢开始吃“饺子”了。我们吃“饺子”,谐音“交子”,有时光轮回之意。但冬至并不是气温最低,太阳开始返回,北半球的热量仍然入不敷出,气温还在下降。冬至是一年之中严寒的开始。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严格来说,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如果简化点,也有人直接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九九”八十一天,春回大地,桃花盛开。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熬过了漫漫三年的疫情,现在有些小反复,不足为虑也。在最冷的时节,心存温暖;在最黑的夜晚,向往光明。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