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东两市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点赞
记者报道
发布于 河南 2022-12-26 · 2264浏览 1回复 3赞

春节临近,过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很多市民关注的问题。这段时间有消息传出,今年春节将解除“禁放令”,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这是真的吗?多地给出明确回应。

12月19日,记者从山东东营、滨州两地的市政府官网了解到,目前两地已明确,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共有7天,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

图源东营市政府官网

此举引起了广大网民广泛注目,纷纷交口称赞,有的还向所在地区政府提出要求,呼吁向山东两市学习,把一刀切的“禁放"政令改为有条件的“限放”政令,以呼唤传统民俗的回归!
 对山东两市的最新决策,笔者给你们点个赞。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恶鬼。”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农历大年的春节,其年俗是众多民俗之最。年终岁首,举国同庆,敬天祭祖,辞旧迎新,企盼五谷丰登,欢庆国泰民安,燃放烟花爆竹,是种最朴素最直接的表达,也是种最简单易行的喧泄。如果连鞭炮也不让放一挂,烟花也见不到一朶,冷冷清清,门庭寥寂,又有什么年味呢?
现在的官员认为,无非一是环保,二是清理,三是扰民。

人人都知道保护环境,但把放鞭炮上升到了环保的高度,嗯……我怎么觉得怪怪的?

请问大家见过有人没事天天放鞭炮玩吗?过年放放鞭炮就把生态环境搞坏了吗?不,绝对不是!!

把生态环境搞坏的原因很多,而且不是一天两天,每天上班路上机动车排气管突突突,每天工厂的烟囱直插云天突突突,化工厂向河里偷排废水突突突!!绝对不只是一年中特定几天燃放鞭炮的问题,非要让鞭炮来承担环境污染的问题,鞭炮说,这个锅我不背。

这个社会有每个人的分工,环卫工人也不例外。
“别放了,让环卫工人回家过年吧!”

但是大家觉得,就算我们不燃放鞭炮了,环卫工人真的能回家过年吗?不可能,这个岗位上总会有人值班。

医生也会在医院值班不能回家过年,我们是不是应该喊喊:“大家别生病了,让医生回家过年吧!”

这个春节,不仅仅是环卫工人奋战在一线 ,还有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来保证着我们过一个美满的春节,这些人包括医生,电工,环卫工人,程序员,警察等等。
有人说放鞭炮扰民,请问,还没有污染概念的时候,你爸妈不放鞭炮的吗?你家邻居不放爆竹的吗?别人过春节图个热闹,你非说扰民,对不起,这只是你个人的想法。不代表你邻居是怎么想的,也不代表别人是怎么想的。
山东两市的开禁工作,已作了详细规定,哪些区域允许燃放,哪些区域禁止燃放,哪些品类可以燃放,哪些品类不可以燃放,哪些人可以购买,哪些人不可以购买,都规定得十分具体。可见他们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是做足了功课的。

春节本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为什么要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拜年呢?这些事看上去有什么意义呢?非要说科学,那贴春联是浪费纸,春联掉了还要环卫工人扫,吃饺子平时也可以,放鞭炮污染环境,拜年就是串个门。

虽然这些事本来一般,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过个热闹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丢的太多了!!西方圣诞节明目张胆地开到中国大陆上来了,现在就为了减那一点点可怜的环境污染,竟然把刀开到了春节的头上。某些人还一个个跟明白人似的,说什么古人做错了,非要好看的数字而不去衡量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非要等春节过得人不人鬼不鬼,又要呼吁保护传统文化,花大价钱鼓励人们燃放烟花爆竹,这不是可笑么?
早在2016年国务院下文明确把它与文房四宝、竹藤、丝绸、瓷器、漆器等一起列为传统文化产品。党中央一再强调“四个自信“,其中一项就是文化自信,烟花爆竹所代表的民俗文化也应列入文化自信之中。
 中国是烟花爆竹的发源地和主产地,我们应该是保护它而不是禁止它,应是疏导它而不是堵住它。对于它的某些负面影响,应该是改进它、完善它,而不是扼杀它。所以,我们欢迎山东两市的做法,希望其他城市也考虑仿效。当地政府千万不要简单行事的“一刀切"。同时,作为烟花爆竹的生产企业为广大民众提供质量过硬、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产品。

 现在,全民防疫抗疫的斗争正是结尾阶段正紧张进行,二十大已召开了,正是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之年的战斗也已打响,为了庆祝全国人民赶走疫情,有必要在年节时喧泄一下,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为了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让烟花爆竹发挥它的文化功能,给各项工作加油鼓劲,给开局之战擂鼓助威,增添一些节日的温暖元素,聚集满满的正能量,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温馨家园,既要赶走瘟神,又要迎来财神,把经济更好更快恢复起来,这是我们共同的担当和责任!

记者报道
关注法制新闻,提供法律咨询; 弘扬社会正气,鞭挞社会不公。
浏览 2264
3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1
赞过的人 3
评论加载中...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