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录:狂人大师刘文典,以及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
温星
发布于 云南 03-14 · 2703浏览 3回复 8赞

    《影像·刘文典》编纂座谈会暨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纪念活动,3月10日下午,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明德三号楼隆重举行。

    活动由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浪云南联合主办,森特笑虎插画工作室协办,全程在线直播,刘文典先生公子刘平章、侄子刘明章,当代西南联大研究及相关领域的张昌山、刘胡乐、李森、毛志荣、李立、郑千山、吴尔雅、章玉政、李直飞、李瑛、刘炜等云南安徽两地重要学者,与12000多名网友一道,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共同致敬刘文典先生,并共同分享了这道学术与文化盛宴。

    刘文典(1891-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现代杰出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庄子学权威。曾任安徽大学创始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西南联大教授、云南大学教授。执教云南期间,晋升一级教授,系云南教育史上迄今唯一文科一级教授。

    《影像·刘文典》,由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长章玉政与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新浪云南新闻总编辑温星联手,共同编著(暂未出版),是全国首部关于刘文典先生传奇人生及相关宗师人物、历史风云的影像集,也是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南联大影像系列之一,具有强烈而又独特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影像·刘文典》

编著:章玉政 温星

策划:刘平章 龙美光

    活动上,刘文典公子刘平章,原云南大学副书记、西南林业大学书记张昌山,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李森、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书记毛志荣及本书作者之一温星,共同为《影像·刘文典》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本次活动,由温星与云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李直飞共同策划,并联袂主持。温星介绍,12月19日是刘文典先生诞辰纪念日,去年12月初,这部著作即已完成编辑和印刷,因种种原因,原计划在诞辰纪念日当天举行的这场纪念活动,延后到了现在。

    “我父亲的一生就是六个字,读书、教书、写书。”已90岁高龄的刘平章先生带病来到活动现场,动情地回忆起了父亲刘文典,关于他如何在北平沦陷后“浮海南奔”到西南联大任教,如何在昆明安家定居一直到人生的最后,如何在《云南日报》上撰写系列文章超前地冷静分析和批判日本帝国主义……“感谢大家对我父亲的深情厚义。”老人不断表达感激。

 

    作为云南刘文典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之一,张昌山书记致辞说:叔雅先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国学大师、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影响深远的教育名家、饱含深情的爱国主义者。这部《影像·刘文典》很有意义,编纂者用心用情,穷十数年之力,广收博采,精心编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图文并茂、系统完整的图书,叔雅先生人生的历程与风采得以生动展现,似乎时光在倒流,回到历史现场,让晚生后学也能来到叔雅先生面前,聆听先生教诲。

    在漫谈环节,刘文典先生弟子吴进仁教授女儿吴尔雅、著名律师刘胡乐,著名学者诗人李森、著名作家学者郑千山等纷纷发言。

 

    其中,刘胡乐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律师的文化情结,以及为寻找刘文典先生遗失藏书及手稿而进行的努力。他说,《影像·刘文典》让他极为震撼,刘文典一生整体的学术历程和社会活动,首次在这本书中梳理地非常清晰,关于刘文典先生的研究,就像一座学术宝库, 值得学者们去好好深挖。

 

    李森说,章太炎先生曾赠叔雅先生一幅非常有名的对联,以古代大名士嵇康、祢衡来比叔雅先生,叔雅先生是最有骨气的人。但我们,当下的我们,究竟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虽然太多东西学不了,至少可以学他的诗意人生,学他对学术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

    《影像·刘文典》第一作者章玉政未能参会,他专门在安徽大学刘文典铜像面前录制了一条视频发来。

 

    他说:这部作品,由温星创意、策划、推动,与我共同编著。所收录的刘文典先生及那个大时代的照片,不少是首次发表。我现在所站这里,就是安徽大学图书馆,叫文典阁,刘文典先生的铜像就伫立在这里。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年,有关刘文典先生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硕士或博士选择刘文典先生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在此我也呼吁,云南诗友更多地发动起来,更多搜集有关刘文典先生的史料,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关于刘文典先生的研究走向新的高峰。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书记毛志荣与院长李立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阐述了云师大与西南联大的渊源,并重点介绍文学院所创设的一项特别教学制度——“大师班”,包括“刘文典班”、“钱穆班”、“朱自清班”、“冯至班”等。

    “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将西南联大大师们的学术精神和人格力量好好地传承下去,这方面做得还很欠缺,非常遗憾,所以我们都该加强努力。”院长李立说。

 

 

    为展现“刘文典班”探索和教学的成果,毛志荣书记与本院的李瑛、牟泽雄、苏熊娟等教授副教授一道,分别作了主题为《西南联大名师班级建设中的刘文典班》、《刘文典学术与文学教育影响》、《刘文典在云南》及《刘文典治学感悟》的演讲。

    活动中,“刘文典班”的学子们还表演了原创的诗歌朗诵和舞蹈,向刘文典先生致敬。他们的青春与活力,他们的激情与才华,感染了所有与会者,赢得阵阵掌声。

 

    为展现“刘文典班”探索和教学的成果,毛志荣书记与本院的李瑛、牟泽雄、苏熊娟等教授副教授一道,分别作了主题为《西南联大名师班级建设中的刘文典班》、《刘文典学术与文学教育影响》、《刘文典在云南》及《刘文典治学感悟》的演讲。

    活动中,“刘文典班”的学子们还表演了原创的诗歌朗诵和舞蹈,向刘文典先生致敬。他们的青春与活力,他们的激情与才华,感染了所有与会者,赢得阵阵掌声。

    主持人温星点评并总结:对于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先生,学子们的诗歌和表演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还带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认知和理解。而这份认知和理解,也许,才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当下对于所谓“民国狂人”刘文典先生有着太多的误会、曲解与遮蔽,我们今天的纪念活动,正是为了更好地去认知和理解刘文典先生,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那个如火如荼的大时代,这,是我们当下每一位有志于西南联大研究的学者和作家的使命。

 

温星
浏览 2703
8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3
赞过的人 8
评论加载中...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