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汉服不再只封存于历史、出现在影视剧中,而是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上汉服,走上街头,甚至走出国门,展示汉家衣裳的独特魅力。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对汉服知之甚少,甚至常将汉服当做“和服”、“韩服”。其实,汉服是“和服”、“韩服”的“始祖”,这些服装都是在汉服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汉服,不是指汉朝的服饰,而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明末清初,清政府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对于汉族服饰和发式的传承是毁灭性的打击,以致于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人都不认识汉服、不了解汉服,甚至将其划入“奇装异服”的行列。
其实,汉服与中国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服装一样,是一种民族服装;汉服和“和服”“韩服”一样,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传统服饰形象。“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所承载的是五千年的文明,象征着中国的灿烂文明和精神气质,并不是什么“穿越”,更绝非奇装异服。
我们在说汉服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套服装,其实汉服包含着一整套的服饰系统,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就衣裳本身来说,也是两个概念,即上衣下裳,衣接近于我们今天的上衣,而裳则是裙裾。
汉服的款式以交领(兼有圆领、直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动。而交领右衽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所在。交领右衽是指衣襟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如图:(网络图)
所以,现人在有些人将汉服穿成“左衽”是错误的,“左衽”是胡服的穿法。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汉服的几种常见款式:
1、曲裾,是汉服的款式之一,向后交掩。流行于汉朝。如下图:(网络图)
2、袄裙,一种上衣在外、裙子在里的襦裙,是汉服襦裙种类之一,流行于明朝。如下图:(网络图)
3、褙子,俗名又称“背子”,由另一种汉服“半臂”演变而成。在87版《红楼梦》中可常见到褙子类的服饰。流行于宋朝。如下图:(网络图)
4、对襟半臂襦裙,属于襦裙中的一个种类,上襦呈直领,衣襟为对称状。如下图:(网路图)
5、交领襦裙是襦裙的其中一种,它的上襦是交领。如下图:(网络图)
6、齐胸襦裙,女子襦裙装的类型之一,尤其盛行在隋唐五代时期。如下图:(网络图)
7、齐腰襦裙,女子襦裙装的类型之一。如下图:(网络图)
8、圆领袍,最开始作为内衣着装,后来才演变为外衣。如下图:(网络图)
9、坦领半臂襦裙,盛行于唐朝。如下图:(网络图)
10、直裾,下摆剪裁是垂直的,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使用腰带固定。如下图:(网络图)
11、裋褐(短褐),古代劳动人民着装,又可以叫做“竖褐”、“裋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穿着方便,易于劳动。如下图:(网络图)
12、交领大袖襦裙,魏晋风流。如下图:(图一为网络图,图二为本人)
13、立领纱衫,盛行于明朝
如有不当,请指正
(备注:除网络图外,其余为本人照片)
暂无评论,快来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