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上面提出了一个口号:恢复昆明水城风貌。其实这很容易做到,每年昆明雨季,只要雨水大一点,昆明城就会有很多地区积水,严重影响交通和市民生活,“水城”就季节性地建成了。
当然,那种几十年一遇的强降水,我辈这生人何其有幸,老是遇到,排水、交通等部门昼夜奋战,领导现场巡视的感人颂歌,再唱十年,也成了老阿姨们心中的周杰伦。这些老调子,难为了新闻记者。
那我就再说老一点,元代初年,盘龙江滇池水患频频,昆明城也经常内涝,那时昆明城还不叫昆明,叫“鸭池城子”,这个名称来历的版本之一就是:站在城楼,看水中的市民,就像一群鸭子在池子里扑腾,由此得名。
不过,后来赛典赤兴修水利,昆明水灾消退。但是,2006年在昆明圆通寺里,发现了一条昆明古代甬道,竟然有一道并列的双重排水沟!考古专家对古甬道的双重排水沟非常感兴趣,因为通常的排水系统只有一个水沟,像这样的双重排水系统,专家认为是古人对道路保护的特殊考虑。我还专门在电视上介绍过这条古代遗迹。可见,对于排水问题,老昆明人是很有见地的。
时间到了现在,水患频频的昆明变得经常干旱,有雨来了,又到处积水排不出去。在我看来,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了。
说是人祸,那是因为建设一个城市,排水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应该是充分考虑到的。就算说是因为城市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有些排水问题是历史的欠债,可是,先不问昆明前些年的城建改造时候是否也作了排水网管的改造,就以这几天大雨之后来看,在一些新建成居住片区的道路上也大面积积水,这就不能不让人吃惊。
排水工程多在地下,平时大家看不见,建筑规划部门只有摸着良心来保证期施工质量和标准,才能保证排水的顺利不至于积水。不仅老百姓受益,这也关系到一个城市形象问题。
要有人真正负责起来,能更好地规划管理地下排水管道,能减少被昆明市民诟病已久的道路无序开挖现象,管得好,造福老百姓,干不好,就拿掉饭碗。解决多年来昆明道路积水问题,该这样动真格,我们有“河长”,何不进在治理昆明城市排水问题上,也实行问责制,让有关领导来当“管(道)长”、“路长”?
还有一些技术层面的改造,以前,昆明市区内大部分河流都是敞开的,承担了大部分排除雨水的任务,现在大都被改造成了暗河。排量有限。如今篆塘、洗马河已经重见天日,再把过去的明通河的河道打开,对排水以及景观也能起到恢复作用。
当然,这需要很多资金做很多工作,但都得做呀。如果做不到,我建议昆明还是改回原来的名字“鸭池城子”,“水城”也就恢复建成了。
网友评论
3条评论发表

- 盘盘龙龙
- 搞笑
- 大白猫手绘
- 本地上传





































































点击或拖拽图片到此区域即可上传
仅限.jpg,.jpeg,.png,.gif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
滇池湿地捞鱼河 郊游休闲好去处
既能净化水质又可供游客观赏的中山杉,已经形成了一道滇池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滇池湖畔,已经成为红嘴鸥南迁必至的越冬栖息地。...
老尼 12371阅读 8月前
-
醒了,昆明的蓝,诗意的紫
宅家多日走出家门天依旧是昆明蓝园子里的紫藤如期绽放这些可爱的花儿或许他们不知道初春来时我们经历了什么但他们一定知道经历了...
涵语 9500阅读 9月前
-
“南亚风情”园的白天黑夜
昆明冯工 11759阅读 1年前
-
梦幻般的泸沽湖
作家协会 12163阅读 1年前
-
玫瑰花的心思
我可不可以不说名字,我25岁,某公司文职人员。曾经,我也痛恨小三,我表姐的家庭就是因为小三的搅和,分崩离析。可我现在做了...
谢小鱼 8193阅读 1年前
-
滇池湖畔
高天流云 4413阅读 1年前
-

彩龙
Copyright © 2008-2020 彩龙社区(https://www.clzg.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9-7
网友评论
3条评论发表